Nat Commun:研究揭示生酮饮食治疗癫痫的生物机制
国家药监局提醒注意吡格列酮致癌风险
11月8日,记者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吡格列酮可能增加罹患膀胱癌的风险,国家食药监局提醒医务人员和患者在用药时加以关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议,医生应定期评估吡格列酮的治疗效益,权衡用药利弊,为患者制定合理、安全的糖尿病治疗方案;膀胱癌患者、有膀胱癌病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吡格列酮;尽量使用低剂量的吡格列酮;长期或高剂量使用吡格列酮治疗的患者,应定期进行检查;使用吡格列酮过程中如出现
和记黄埔医药启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依吡替尼Ⅰ期临床试验
p{text-indent: 2em;} 上海2011年11月8日电 /美通社亚洲/ -- 和记黄埔医药(上海)有限公司(和记黄埔医药)今日宣布启动依吡替尼(HMPL-813) Ⅰ期临床试验。依吡替尼是和记黄埔医药研发项目中第三个进入国内临床试验的靶向抗肿瘤候选药物。依吡替尼是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第二代小分子口服抑制剂,可有效到达目标组织以起到抑制肿瘤的功效。
Sagent制药公司推出新药紫杉酮注射液获美国专利
Sagent 制药是医用产品的美国开发者,日前推出化学疗法药物——紫杉酮注射液获得美国专利 。 该药物以 30mg,、100mg 、300mg的不含乳胶多剂量的小瓶进行销售。 紫杉酮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药物一同使用,来治疗乳腺癌、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和与艾滋相关的卡波济氏肉瘤。
Lancet Oncol:阿瑞吡坦对生物制剂所致严重瘙痒治疗有效
瘙痒是抗EGFR抗体治疗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常见副反应。Daniele Santini等设计了一个单中心队列研究以评估神经肽受体抑制剂阿瑞吡坦对生物制剂所引起的严重瘙痒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发表在Lancet Oncol 9月最新的在线期刊上。 本研究是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者连续纳入45名使用生物制剂进行治疗的转移性实体肿瘤的门诊患者。
NEJM:普拉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效果并不优于氯吡格雷
一项随机临床研究显示,对于未行血管再通术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或非ST段抬高型心梗的患者,增强对血小板的抑制或许不会改善预后。 根据北卡罗莱纳州达勒姆市杜克大学的Matthew Roe教授公布的研究结果,小剂量阿司匹林基础上合用普拉格雷(Effient)与合用氯吡格雷相比,并未显着降低心肌梗死、脑梗或心血管死亡的发生率。
2011年上半年呋喃唑酮出口市场统计
国别 出口额(万美元) 全球 459.49 亚洲 247.26 东盟 29.13 中东 3.71 非洲 7.36 欧洲 131.11 欧盟 99.99 欧盟十五国 94.4 欧盟东扩十二国 5.59 拉丁美洲
Science:复旦大学发现吡嗪酰胺抗结核病机制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吡嗪酰胺就是用于结核病治疗的一线药物,但其发挥作用的机制却一直未得到很好的理解。中国复旦大学以及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等机构的新研究解释了这种药物是如何消灭结核杆菌的。 研究人员发现,吡嗪酰胺进入患者体内后,通常会转化为具有活性的吡嗪酸。吡嗪酸可以绑定对结核杆菌至关重要的核糖体蛋白S1,阻止这种蛋白编码结核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进而阻止结核杆菌产生维系其生存的其他蛋白。
Sunovion制药公司宣布,FDA核准Latuda®(盐酸鲁拉西酮)单药及辅助治疗用于双相抑郁成人患者
首个获得单药治疗及作为锂盐或丙戊酸辅助治疗双相I型障碍(双相抑郁)相关的重性抑郁发作适应证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马萨诸塞州MARLBOROUGH -- (美国商业资讯)-- Sunovion制药公司今天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核准了Latuda?(盐酸鲁拉西酮)的两个新适应证,一是作为单药治疗、二是作为锂盐或丙戊酸的辅助治疗,用于成人患者中双相I型障碍(双相抑郁)相关的重性抑郁发作。
氯吡格雷的病例报告
氯吡格雷的病例报告 摘要 氯吡格雷是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药物,广泛应用于动脉血栓的预防。作为一种前体药物,氯吡格雷通过肝脏中的细胞色素P450 2C19 (CYP2C19)代谢为活性产物。其抗血小板功能由活性代谢物决定。 最近的研究表明,CYP2C19基因上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会显著降低氯吡格雷活性代谢物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