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CB:囊运输分子机制研究获重大进展

细胞生命活动依赖于胞内运输系统。细胞内的运输系统将大量需要运输的物质分拣、包装到膜状的囊泡结构中,利用动力蛋白(又称为分子马达molecular motor)水解ATP产生的能量驱动囊泡在微管或微丝细胞骨架充当的轨道上移动,高效精确地将各种货物定向运输到相应的亚细胞结构发挥生理功能。囊泡运输分为几个环节:货物识别、沿着微管轨道运输以及货物卸载。

2013-03-26

Nanotechnology:李帮经等成功制备新颖金纳米囊

探索自身具有示踪功能的智能药物控释材料,实现药物可控释放是目前药物载体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针对金纳米粒子的优越特性,可示踪金纳米粒子的刺激响应性杂化囊泡将成为一类非常理想的研究对象。目前,已报道的杂化囊泡体系存在生物相容性较差、药物可控释放难于实现的缺点,因而在药物控释相关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

2014-01-22

elife:科学家揭秘有丝分裂期间关闭细胞吞噬过程的关键蛋白

来自华威医学院(Warwick medical School)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在有丝分裂期间关闭细胞吞噬的关键蛋白,这就回答了科学家们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一个疑惑,这项研究首次对肌动蛋白的特性进行了描述,该蛋白可以在有丝分裂期间关闭网格蛋白依赖的细胞吞噬现象。

2014-02-19

Biomaterials:纳米加化疗等于靶向单个癌细胞

一项由美国NIH资助的研究指出,根据集光纳米粒可将激光能量转化为等离子纳米泡, 科学家们正在开发一种将药物载体和基因载体直接注入癌细胞的新方法。在耐药性癌细胞测试中,研究人员发现,纳米微泡递送化疗药物对癌细胞的致命性是传统药物治疗的30倍以上,而剂量则不到临床剂量的十分之一。三篇相关研究论文分别发表在三种期刊Biomaterials、Advanced Materials、PlosOne上。

2012-11-19

Sci Transl Med:治疗手段迫使癌细胞自我吞噬

2013年9月14日讯 /生物谷BIOON/--当癌细胞不再自我降解的时候,癌症就产生了。瑞士伯尔尼科学家以皮肤癌为模型,发现了一个在癌细胞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质。通过治疗性的重新激活该降解过程,就能迫使癌细胞自我吞噬。 细胞能够降解破坏的分子也能够该通过自噬过程降解整个细胞器,降解的分子还能够当做原料产生新的分子或细胞器。该细胞自我消化过程称之为自噬,可以认为是一种细胞自我修复的过程。

2013-09-14

Nature:Parkin将线粒体自吞与异体吞噬联系了起来

“泛素连接酶”Parkin是“泛素化”和线粒体自吞(受损线粒体的清除中所涉及的自吞类型)所必需的。这项研究显示,Parkin也在先天免疫防御中起作用,用“泛素链”来标记含结核分枝杆菌的吞噬体,并将它们作为异体吞噬(应对细胞内细菌病原体的自吞降解过程)的目标。

2013-10-09

PNAS:健康的肝细胞可吞噬免疫T细胞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日前发现肝脏移植排异反应比较低的机理:健康的肝细胞可吞噬并摧毁免疫T细胞,减少器官移植排异反应。这一成果有助于提高人类器官移植的效果。 澳大利亚百年研究所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报告说,患者接受器官移植后,一些“反应过激”的免疫T细胞会使自身免疫系统把移植器官当作“入侵者”发起攻击,引起排异反应。

2012-11-18

Cell:科学家解析囊运输机制

在蓝鲸中轴突有可能长达数米,而在比草履虫还小的仙女蜂(M.mymaripenne)中它们的轴突有可能只有几微米长。然而不论大小,这些轴突似乎都利用了相似的分子马达在相似的微管轨道上运作传送囊泡货物。

2013-10-07

Nature:揭示泛素在囊涂层形成中的作用

将来自内质网的新合成蛋白质转入到COPII囊泡中是蛋白质分泌的必要条件。在细胞中,COPII囊泡的直径大约60-80纳米,但其中一些必须增加它们的大小来适应运载较大的蛋白,如300-400纳米的胶原蛋白纤维或乳糜微粒。

2013-10-07

Cell:揭示蛋白促进囊形成机制

10月12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来自康奈尔大学的一项研究揭示了称作内体蛋白分选转运装置(endosomal sorting complex required for transport,ESCRTs)的细胞膜塑形(membrane-sculpting)蛋白促进囊泡(vesicles)形成的机制,自十多年前发现ESCRTs以来这一过程一直是一个待解的谜题。

2013-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