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bolic Engineering:实现精草铵膦手性前体的高水平发酵合成
草铵膦属于膦酸类除草剂,能够抑制植物氮代谢途径中的谷氨酰胺合成酶,从而干扰植物的代谢,使植物死亡。草铵膦具有杀草谱广、低毒、活性高和环境相容性好等特点,目前化学合成的草铵膦均为DL外消旋体,但仅L-草铵膦具有除草作用,D型则几乎无活性。若制成仅有L-草铵膦(也称精草铵膦)的产品进行使用,可使草铵膦的用量减少一半,显着提高经济性,降低使用成本,减轻环境压力。L
PNAS:新型“合成性铰链”或是革命性智能胰岛素疗法开发的关键
2021年8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胰岛素信号的传递需要构象的改变,尽管游离激素及其受体各自会采用自抑制的构象,但其结合往往会导致结构重组。对于依赖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的控制是一项全职的工作,但如果他们的药物能为其做这些工作(血液中的胰岛素能对血糖水平做出反应并适时调整),那又会怎样呢?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
燃石医学与英派药业达成合成致死药物研发管线全球伴随诊断战略合作
【2021年8月3日,上海】燃石医学(纳斯达克代码:BNR)与英派药业宣布达成合成致死药物研发管线伴随诊断的全球合作,双方将携手进行开发抗肿瘤靶向药物PARP抑制剂Senaparib(IMP4297)用于全球范围内前列腺癌治疗的伴随诊断(CDx)合作。同时,双方在合成致死药物研发管线的生物标志物探索和发现方面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Senaparib是英派药业
Green Chemistry:研究实现玫瑰精油等植物挥发性萜类的异源生物合成
植物挥发性萜类(Plant volatile terpenoids,PVTs)是鲜花、水果和蔬菜中风味/香味物质的主要组成成分。目前,PVTs类化合物超过1.8万种化合物被鉴定(图1)为单萜和倍半萜类化合物,在香精香料、医药化工、食品加工、农业等领域应用广泛。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创建“人工细胞工厂”进行玫瑰精油等PVTs的发酵法生产,是
研究人员实现甲醇酵母的高效代谢改造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催化创新特区研究组研究员周雍进团队在甲醇酵母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取得进展,实现了甲醇酵母的高效代谢改造。科研人员在甲醇酵母代表菌株毕赤酵母中,构建了基因编辑工具,强化了同源重组从而实现了精确基因编辑,鉴定了染色体基因整合位点并表征了系列不同表达强度的启动子,此外还发展了双因素调控策略调控脂
新木脂素类天然产物Codonopiloneolignanin A的全合成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郝宏东副教授课题组在新木脂素类天然产物Codonopiloneolignanin A的全合成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Organic Letters》上。化学与药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高志宇和任丽老师为共同第一作者,郝宏东副教授为通讯作者。Codonopiloneolignanin A
Science揭秘肠道运行新机制:合成胆固醇中的“好学生”,或为肝脏疾病治疗带来新靶点
胆固醇,大家都很熟悉,经常有人将其归类为有害身体健康的“坏东西”,“降低胆固醇”也是时常萦绕在大家耳边的一句话。然而,很多人似乎会忘记,胆固醇也有“好”“坏”之分,“坏”胆固醇,叫做低密度脂蛋白(LDL-C),它经常会对心脏、动脉等造成伤害,而“好”胆固醇,叫做高密度脂蛋白(HDL-C),能够清洁疏通动脉,具有抗炎、抗氧化、预防冠心病
Green Chemistry:利用工程化毕赤酵母从头合成非动物硫酸软骨素的研究成果
近期,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康振教授团队在硫酸软骨素合成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Biosynthesis of non-animal chondroitin sulfate from methanol using genetically engineeredPichia pastoris”以内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Green Chemi
PNAS:杀稻瘟菌素生物合成中一个新型tRNA依赖的转移酶BlsK
近日,综合性权威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邓子新团队在杀稻瘟菌素(Blasticidin S,BS)生物合成研究的研究成果。文章报道了一个参与生物合成和自抗性的
Nature子刊:酵母菌“变身”工程益生菌,可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复杂的胃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常表现为腹痛、腹泻、血便、体重减轻等,目前还很难根治,大多数可用的IBD疗法会抑制全身的免疫系统,增加患者感染和患某些类型癌症的风险,因此对于IBD的治疗仍需不断探索。共生微生物群是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话题,在正常情况下,由微生物细胞和它们所包含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