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神经酸合成机理和应用取得新进展

 近日,《Tree Physi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农学院张猛教授团队题为《A 3-ketoacyl-CoA synthase 11 (KCS11) homolog from Malaniaoleifera synthesizes nervonic acid in plants rich in 11Z-Eicosenoic acid》的文章。该

2020-11-20

研究采用“合成致死”策略治疗小细胞肺癌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林文楚团队在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The MYC Paralog-PARP1 Axis as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in MYC Paralog-Activated Small Cell Lung Cancer为题,在线发表在Fr

2020-11-17

体外多酶体系催化合成氨基葡萄糖研究获进展

氨基葡萄糖(glucosamine,氨糖)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单糖,在食品等行业具有广泛用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运动人群的增加以及氨糖更广泛的应用开发,氨糖的需求量持续上升。传统生产氨糖的方法中,甲壳素水解法环境污染严重,易导致过敏反应;发酵法由于氨糖抑制菌株生长导致发酵产物为乙酰氨糖,需进一步酸解或酶解获得氨糖。因此,亟须开发绿色、高效、一步法氨糖生产新

2020-11-23

Science:揭示超强效的合成纳米抗体中和新冠病毒机制

2020年11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在过去的20年里,有三种人畜共患的β冠状病毒进入人类群体,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症状,死亡率很高。COVID-19大流行是由SARS-CoV-2引起的,SARS-CoV-2是这三种冠状病毒中最容易传播的一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针对任何冠状病毒的预防治疗方法获得批准,而且针对SARS-CoV-2的有效和广泛可用的疫苗

2020-11-19

酶促不对称合成双手性中心γ-或δ-内酰胺研究获进展

手性内酰胺是药物和天然生物碱等生物活性化合物的重要骨架结构。目前,手性内酰胺主要通过基于C-C键生成的Michael反应和贵金属催化不对称氢化反应的化学方法进行合成,此类方法反应步骤较多、合成成本较高,难以大规模推广。利用亚胺还原酶或ω-转氨酶催化酮酯进行不对称胺化的酶促法生成γ-或δ-内酰胺的方法也被少量应用,但此方法只能形成一个手性中心,如何通过酶促法精

2020-11-22

科学家通过模块化策略合成新抗生素

 众所周知,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最紧迫的公共威胁之一,全球每年有数以十万计的人死于耐药菌株感染。近日,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自然》发表最新论文,通过运用全合成技术重新设计现有的抗生素分子,以解决细菌耐药问题。文章题目为“Synthetic group A streptogramin antibiotics that ov

2020-10-30

Brain:常用的糖尿病药物艾塞那或有望帮助预防或治疗帕金森疾病

2020年11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Brain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或有望降低患者帕金森疾病的患病风险,文章中,研究人员对名为艾塞那肽(exenatide)的药物进行了测试,在即将进行的临床试验中,该药物能作为帕金森疾病的潜在疗法,相关研究结果支持了将糖尿

2020-11-03

BioMarin公司C型利钠类似物vosoritide在美国进入审查!

vosoritide可治疗疾病的根本病因,代表着一个重大医学突破。

2020-11-04

《科学》:揭示细胞再回收中心—自噬体生物合成的关键步骤

细胞自噬(autophagy)是其在压力状况下或资源有限时分离并再循环细胞组分的一种必要细胞过程,在此过程中,诸如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和损伤的细胞器等“货物”会被称之为自噬体(autophagosome)的一种双膜结合室所捕获并进行靶向降解,那么这些所谓的自噬体是如何在细胞中形成的呢?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维也纳大学的科学家们

2020-10-26

我国科学家揭示合成生物建构原理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刘陈立研究团队以大肠杆菌为模式生物,揭秘了细菌大小的决定因素,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微生物学》。该研究推导出了全新的“个体生长分裂方程”,修正了该领域原有的两大生长法则,并对合成生物学领域生命体理性设计提供了相关建构基础原理。每种细菌都有各式各样的可遗传继承的大小,

20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