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学家利用生物合成技术获得强效抗结核抗生素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健康研究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广东医科大学合作的研究论文,以Biosynthesis of ilamycins featuring unusual building blocks and engineered production of enhanced anti-tuberculosis age

2017-09-25

美国院士合成生物学实验室落户深圳先进院

 9月27日,由国际合成生物学产业化先驱,美国工程院院士杰·基斯林(Jay D. Keasling)领衔的杰·基斯林实验室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成立。该实验室的成立,将促进中药资源的合成生物学创新开发与商业化。美国院士领衔 创新利用传统中药有效成分樊建平在致辞中表示,基斯林院士对于青蒿素的研发,变革了中药提取青蒿素的传统手段,是全球合成生物学产业化的最重要案例。此次基斯林实验室的

2017-09-28

杰科生物与赛多利斯全面开展细胞培养技术合作 —— 强强联合助力中国精准医疗的腾飞

上海|天津,2017年9月21日 —— 杰科(天津)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与赛多利斯集团旗下赛多利斯斯泰帝(Sartorius Stedim Biotech)中国公司宣布,双方正式签署细胞培养上游技术开发协议,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今日,双方在中新天津生态城世茂希尔顿酒店举行了签约典礼。此次技术合作,双方将针对基因治疗领域中细胞培养工艺开展全面的技术开发。大规模细胞无血清悬浮培养技术的突破是新型靶

2017-09-29

硫肽类抗生素的生物合成机制研究获得进展

  黄素依赖的加氧酶(Flavin-dependent oxygenase)是一类以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或黄素单核苷酸为辅酶的氧化还原酶,在生命过程的各个阶段参与各种与氧化还原相关的生化反应。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文课题组和金属有机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郭寅龙课题组合作,以硫肽类抗生素的典型代表硫链丝菌素(Thiostrepton,TS

2017-09-08

苦荞基因组测序揭示芦丁的生物合成及耐逆机制

  苦荞是少有的药食两用作物之一,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开发潜力。苦荞属于石竹目蓼科,起源于中国西南部,具有较高的耐铝、耐旱、耐寒等耐逆特性,适合于在高海拔干旱或土壤肥力不足的地区种植。苦荞籽粒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蛋白含量高且富含人类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苦荞种子含有大量的药用类黄酮化合物芦丁。苦荞面粉中不含有麸质蛋白,对麸质敏感的人群是极佳的谷物替

2017-09-06

李海涛研究组近期在《自然化学生物学》和《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合作论文利用和开发微阵列互作技术促进表观遗传学研究

发表在《自然化学生物学》上的题为《应用蛋白微阵列技术研发Spindlin1小分子抑制剂》(Developing spindlin1 small-molecule inhibitors by using protein microarrays)的论文,通过构建组蛋白阅读器结构域蛋白芯片,并结合基于结构的构效关系演化,开发出专门针对Spindlin1的活性小分子抑制剂,为今后模式结构域靶向的药物筛选与

2017-09-09

双功能小分子调节 microRNA 的生物合成

MicroRNA 是一类长度约为 22 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 RNA。它们可以通过与靶标 mRNA 互补配对抑制其翻译或诱导降解,从而在转录水平上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MicroRNA 参与到动物体发育,细胞增殖、凋亡和分化等多种过程,在生命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许多疾病与 microRNA 的表达紊乱有关,因此 microRNA 被视为治疗疾病的一种新型靶标分子。目前,调节 microRN

2017-08-19

上海优先发展生物制品,加快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基因治疗相关技术研究,9月1日开始实施。

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促进本市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中明确:优先发展生物制品,加快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基因治疗相关技术研究,2017年9月1日开始实施。

2017-08-29

合成生物学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高端论坛”在天津大学召开

 2017年7月17日-18日,“合成生物学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高端论坛”在天津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化学科学部主办,天津大学和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承办。华大基因杨焕明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赵国屏院士和天津大学元英进教授共同担任本次论坛主席。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副主任杨俊林研究员在开幕式上致辞,他指出合成生物学作为生物经济发展的新兴技术,将

2017-08-17

无细胞合成生物技术——革新生物医药产业的新兴策略

基因编辑和测序技术的进步,使得合成生物学家可快速可靠地设计改造生物体系,大大推动了医药健康领域的发展。而在过去多年合成生物学的发展中,特别是在生物医药领域,主要还是以细胞为宿主进行工程化设计。但是对细胞进行工程化是费时和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细胞的生长及适应性过程通常与工程设计目标是不一致的。并且由于活细胞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基因元件难以标准化、细胞膜的阻碍等,其大大限制了生物组件的改造。为克服这些问

2017-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