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C:一种新型化合物或为成瘾药物的开发提供希望
2013年8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研究者揭示了其研究发现,或为其开发有效且副作用低的成瘾药物提供思路和希望。研究者结合动物和细胞实验揭示了一种活性化合物的单一代谢路径,为成瘾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极大帮助。
Cell:科学家揭示可卡因成瘾机制
2013年8月4日讯 /生物谷BIOON/--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科学家称他们解决了一个长期困扰科学界的一个问题,科学家揭示了在可卡因成瘾过程中,学习相关蛋白如何与其他蛋白相互作用进而激活"快乐分子"多巴胺的作用机制。相关报道发表在8月1日的Cell杂志上。科学家称,由于进一步增加了对成瘾过程细节的知识,科学家可以开发出新的治疗方法。
Mol Psych:科学家研究揭示赌博成瘾机制
人们生活中存在如此多的成瘾现象,研究者目前正在寻找成瘾原因以及策略来针对不好的成瘾现象,比如沉迷于赌博现象尤为严重,目前并没有一种有效的药物疗法来治疗这种成瘾现象,近日,来自于日本京都大学的研究人员传来捷报,他们通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如果人们大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输送器水平维持较低的水平,他们更倾向去数钱,而且毫无感觉,这就导致了沉迷于赌博问题的发生...
J Neuro:新途径揭示大脑对可卡因成瘾机制
耶鲁大学等处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当青少年第一次接触可卡因的时候,大脑就会发射出一种强烈的防御反应,来最大程度的降低药物的效应;近日,来自耶鲁大学研究小组的两项最新研究发现了一个关键基因,该基因可以调节青少年的这种效应,而且可以剧烈干扰这种效应,而且增加小鼠对可卡因的敏感性。 这些新的研究发现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在青少年时候便开始使用可卡因的人为什么药物成瘾和滥用的风险增加的如此明显。
Nature:可卡因效应是可逆转的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Nature最新一期刊登了国外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Reversal of cocaine-evoked synaptic potentiation resets drug-induced adaptive behaviour。”,文章中,作者表示可卡因效应是可逆转的。
Lannett开展可卡因盐酸局部溶液(C-Topical)三阶段研究
Lannett公司和美国食品药监局(FDA)达成了关于可卡因盐酸局部溶液(C-Topical)三阶段研究的特殊评估协议。据公司称三阶段研究将至少招募500名患者,同时设置随机、前瞻性、多点、双盲、安慰剂控制、平行组对照试验,目的是验证C-Topical溶液在诊断和外科过程中的作为麻醉剂的效果。 在诊断过程和外科过程中C-Topical能够持续保持麻醉效果,就说明试验达到了初级终末点。
Autophagy:昆明动物所在自噬参与毒品成瘾研究中取得进展
毒品成瘾是困扰人类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它不仅使成瘾者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且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毒品的成瘾性表现为一种难以控制的渴求和依赖行为,呈慢性复发性依赖病程。目前对于毒品成瘾的治疗缺乏完全有效的方式,强制戒断后复吸率很高。因此,研究成瘾的生物学机制对于成瘾的治疗与干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线粒体是机体能量工厂,与机体代谢息息相关。线粒体代谢异常与多种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相关。
Sci Transl Med:尼古丁如何打开可卡因之门?
某些研究提示,香烟或酒精可以是人们在转向使用大麻或可卡因前用的“诱导性毒品”。 Amir Levine及其同事探索了这一从尼古丁到可卡因的诱导效应的生物学基础并发现,在小鼠的研究中,尼古丁可增强机体对可卡因的反应。 这一对可卡因的改变了的反应只发生在当小鼠用尼古丁进行“预处理”并接着同时接受了尼古丁和可卡因时。
不含可卡因的局部麻醉剂可减轻疼痛
据medindia.net报道,不包含可卡因的局部麻醉剂能有效治疗皮肤撕裂所引起的疼痛。这种机制使这些止痛药成为了需要缝合患者皮肤伤口的医师的极具吸引力的选择。 一个Cochrane研究团队对来自32项共纳入3128例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了该结果。 擦拭或放置麻醉软膏、凝胶或贴剂于受损皮肤上,比注射止痛针剂易行且患者的疼痛更轻。这种形式止痛药的第一代使用可卡因。
PLoS ONE:发现控制酒精成瘾的蛋白14-3-3ζ
杏仁核,附着在海马的末端,呈杏仁状,是边缘系统的一部分,是产生情绪,识别情绪和调节情绪,控制学习和记忆的脑部组织。近日,来自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杏仁核里的一种蛋白质14-3-3ζ能够调节酒精的摄入量,因此靶向该蛋白也许能够成为治疗酒精成瘾的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于5月22日在线发表在PLoS ONE上。 酒精在人体内的分解代谢主要靠两种酶:一种是乙醇脱氢酶,另一种是乙醛脱氢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