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携外泌体强势进军液体活检
如果说肿瘤免疫学给肿瘤治疗带来变革的话,那么液体活检则堪称诊断界的突破。最近,IBM开始进军液体活检,这个互联网巨头打算建立一个基于芯片的技术,能够在纳米尺度上分离并检测颗粒,期待让临床医生更早检测到肿瘤。其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纳米科技》(Nature Nanotechnology)杂志上。来自Big Blue的科学家改进了一项名为纳米尺度侧向移位的技术(nanoscaledeter
王洁教授:肺癌液体活检的进展和未来
侯培锋医生:王洁教授是我国肺癌领域知名专家,尤其在肺癌驱动基因液态活检研究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现今晚期NSCLC已进入了以分子分型为基础的个体化精准靶向治疗时代,精准治疗首先需要精准的分子分型,但不是每个患者都可顺利获得合格的肿瘤组织标本,于是液态活检应运而生。回顾性研究证实血浆ctDNA EGFR突变与组织EGFR突变在指导NSCLC靶向治疗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王洁教授主持的BEN
北大口腔医院科研人员阐述牙齿发育过程中信号传递新机制
牙齿发育与再生一直是口腔医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牙齿发育过程中复杂的调控机制尚未得以完全阐明。日前,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中心实验室科研人员蒋楠于国际期刊《ACS纳米》(ACS NANO)发表学术论文《外泌体介导器官发育过程中上皮-间充质相互作用》(Exosomes Mediate Epithelium–Mesenchyme Crosstalk in Organ Development,IF=
液体活检技术最新重磅级研究进展一览
液体活检技术就是通过血液或尿液等对癌症等疾病进行诊断,这种新型技术的优势在于能通过非侵入性取样降低活检的危害,且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目前液体活检的主要检测物包括检测血液中游离的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DNA(ctDNA)碎片,循环RNA和外泌体等。那么,近期液体活检研究领域又有哪些突破性的进展呢?本文中小编对相关研究报道进行了整理,分享给大家!【1】液体活检:癌症筛查的“蓝海”未来,癌症检测或许不
Nat Commun:移除大脑中的液体就能够治疗阿尔兹海默病?
2017年11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瑞士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调查了如何从大脑周围移除体液的方式,寻找一种能移除体液的方法或能帮助科学家们转变思维,有效理解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并开发出新型疗法来治疗这种疾病。图片来源:www.israeltrade.org.au英国老年痴呆症研究中心主任Caro
Science Immunology:机体抵抗口腔疾病的机制
2017年11月6日/生物谷BIOON/---最近,来自匹斯堡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们发现了免疫系统抵抗白色念珠菌口腔感染的分子机制。其关键在于白色念珠菌分泌的一类叫做Candidalysin的毒性因子,能够造成口腔内壁细胞层的穿孔,进而激活免疫系统产生防御反应。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Science Immunology》杂志上,该发现能够最终导致念珠菌口腔感染疾病的治疗效果的提高。目前来看这一疾
Science:发现口腔细菌促进肠道疾病产生
麦康凯琼脂平板(MacConkey agar plate)上的肺炎克雷伯氏菌。2017年10月21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日本、以色列、埃及和新加坡的研究人员发现一些证据,表明某些口腔细菌可能导致或加剧肠道疾病。他们在一篇发表在2017年10月20日的Science期刊上的论文中描述了对将在人口腔中发现的细菌导入到小鼠模型肠道内的影响的测试结果。中国科学院免疫学家曹
治疗口腔粘膜炎 新药IZN-6N4临床结果积极
尽管癌症研究者们因最近诺华CAR-T疗法Kymriah获得FDA批准而感到兴奋,但是对于其副作用的担忧依然困扰着学界。在诺华的这一疗法以及其它类似疗法的临床试验中,一些患者发生了称为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危险的免疫反应,还有一部分患者发生神经毒性。这些副作用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现在,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Fred Hutch)的科学家表示,他们发现了与细胞因子释放综
Nat Materials:液体活检技术或有望成为早期方便检测肝细胞癌的新型手段
2017年10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Material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穆尔斯癌症中心和中山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基于对包含循环肿瘤DNA(ctDNA)的血液样本进行研究开发了一种用于肝细胞癌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新方法。图片来源:medicalxpress.com肝细胞癌是成年人中一种常见的原发性肝癌,其也
液体活检技术在癌症筛查领域的重磅级研究进展!
早在1000年以前,阿拉伯医生Abulcasis(1013-1017)就发明了活检技术,活检的好处是医生可以根据病灶组织学结构对病情做出判断。但随着对肿瘤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在癌症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组织活检技术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肿瘤具有异质性,对于癌细胞已经发生转移的患者而言,仅仅取某个部位的肿瘤组织,并不能反映患者的整体情况,但对所有的肿瘤组织都取样检测又不切实际;某些患者自身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