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Immunol Res:中性粒细胞或可介导口腔癌的转移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异常的免疫反应或反馈回路或许是口腔癌发生转移的原因,文章中研究者揭开了一系列特殊的免疫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口腔癌发生转移扩散之间的明显关联。
口腔、肠道微生物菌群元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揭示类风湿关节炎微生物标志物
本项研究揭示口腔和肠道微生物菌群异常是RA病理生理和疾控的重要环节,并且为元基因组学辅助的RA个性化诊疗方案提供基础。研究成果于今日发表在《自然医学》杂志。
PLos One:口腔卫生与心脏健康紧密相关
患有牙周疾病的患者,往往有心血管疾病。牙周疾病是心脏疾病的一个风险因子,就像吸烟和高血压一样。来自阿尔波特大学的研究人员们的最新研究发现,口腔的清洁是如何影响心脏疾病的发病风险的。此项研究结果于近日发表在PLOS ONE杂志上。
PLOS ONE:精氨酸可改善口腔健康 预防牙周病发生
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PLoS ON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密歇根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食物中一种常见的天然氨基酸—精氨酸或可分解牙菌斑,这或许就可以帮助数百万的个体避免蛀牙及牙周病了。L-精氨酸一般存在于红肉中、鱼肉、家禽及乳制品中,其同时也被用作牙齿敏感的牙科产品中用以阻断牙菌斑的形成。
【行云学院】郭伟:口腔颌面-头颈部黑色素瘤的个体化诊治与思考
近十年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由原来的单纯手术切除发展为采用多学科的个体化序列治疗的方法:原发灶冷冻治疗→术前辅助化疗→选择性颈清术±原发灶切除→生物治疗→康复治疗,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5年生存率由单纯手术治疗的0提高到30.3%。
郭伟:口腔颌面-头颈鳞癌及黑色素瘤个体化治疗的现状
上海2014年11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 -- 11月27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4(第三届)个体化用药前沿研讨会"在上海好望角大饭店隆重开幕。来自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郭伟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口腔颌面-头颈
Clin Cancer Res:预测人类口腔癌侵略性的基因签名
2014年8月25日讯 /生物谷BIOON/--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小鼠口腔癌,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一种方法来,预测人类中类似肿瘤的攻击性,这对诊断测试、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所有晚期口腔癌患者都接受类似的治疗
专利产品解决口腔医源性交叉感染
在人体中,口腔是微生物的种类最多、密度最高的部位之一,唾液中微生物数量可达4.3-107ml至5.5-108ml,种类多达300多个菌种,包括各种细菌、真菌、病毒和原虫。 口腔治疗时常见的医源性传播途径有: 医患传播 医生或患者是某种疾病的感染者或病原携带者,国外曾报道许多乙肝患者感染就与牙医有关。HBsAg阳性的牙医对患者最初传染的发生率为1/400-1/40。
每天一个洋葱口腔全部杀毒
服用添加糖的洋葱浓汁,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洋葱中含有大量的天然抗生素,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白喉杆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大肠杆菌等都有杀灭和抑制作用。服用添加糖的洋葱浓汁,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洋葱中含有大量的天然抗生素,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白喉杆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大肠杆菌等都有杀灭和抑制作用。科学试验表明,生洋葱比熟洋葱的抗免疫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