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 Geography:刘彦随等证实水稻田扩展对气候变暖有响应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SSCI期刊Applied Geography刊登了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彦随研究员的研究成果“Climate warming and land use chang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Northeast China。”;学术界日渐认同气候变暖并导致农业生产的适宜范围扩大的观点。
科学家称深海水温升高或延缓气候变暖趋势
据英国《卫报》报道,英科学家近日表示,最近全球温度上升趋势的减缓很有可能是因为深海海水温度的逐渐升高造成的。 海洋是地球表面最大的储热体,这从海平面的上升就可见一斑。正是由于海水吸收热量造成的体积膨胀才引起了海平面的上升。不过,海水吸收热量的过程十分漫长,海洋表面的热量将慢慢辐射到大洋深处。 在过去的五年里,全球气温基本上处于稳定状态,但依然高于历史常规值。
Global Change Biology:北方的蛾在气候变暖情况下的境遇可能好于预期
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和芬兰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芬兰北部的蛾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低于此前的预期,这提示全世界的高纬度蛾种群可能对迅速的气候变暖效应有部分的承受能力,该研究是建立在迄今对森林动物的季节模式最全面的分析基础之上的。 这些结果具有重要性,因为蛾是鸟类、蝙蝠和许多其他捕食者的关键食物来源,且它们(在幼虫阶段)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吃植物的动物之一,也是最贪婪的农业害虫。
Nature Climate Change:气候变暖或致部分地区洪灾频率大幅提高
《自然—气候变化》上的一项研究预测,考虑到未来气候变暖的情况,亚洲、非洲和南美洲部分地区的洪灾发生频率将大幅提高。但在全球某些地区,洪灾发生频率可能反而降低。这表明有必要针对洪灾加剧采取一些应对措施以及进一步引入一些策略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最近的一项有关洪灾预测的特别报告称,由于“依据有限”,“总体来说,关于河流洪水变化的一些预测并没有什么把握”。
化学风化作用能为变暖地球降温
根据中国科技网伦敦7月11日报道,最近英国科学家通过对9300万年前化学风化作用的研究发现,二氧化碳排放增多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后,随着碳排放的减少,在化学风化作用下,气候会逐渐开始变冷并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这一时间远比科学家们原来预想的要短,但也需要30万年之久。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会溶解在雨水中,与岩石中的某些化学成分发生反应,进而改变岩石的物理状态和化学成分,这一过程称为化学风化过程。
Science:动植物“加速”应对气候变暖
一些研究人员说,与先前预计相比,野生动植物正以更快速度“回应”全球气候变暖趋势。 英国约克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克里斯·托马斯领导的团队分析超过2000种物种的数据,从而得出上述研究结果。成果论文8月18日刊登于美国《科学》杂志。 过去10年间,动植物向高海拔地区平均移动了40英尺(约合12.2米),向极地地带平均移动了10.31英里(约合16.6公里)。
研究称全球变暖改变啤酒口味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海平面上升、极端恶劣气候肆虐一些国家地区,摧毁居民住宅,事实证明气候变化将导致一系列不受欢迎的变化。目前,澳大利亚专家警告称,全球气候变暖将显著增加啤酒价格,甚至会改变啤酒的口味。
Interface:气候变暖或致昏睡病向非洲南部蔓延
11月10日,据媒体报道,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非洲锥虫病(俗称昏睡病)正向南部非洲蔓延,这可能导致更多人面临患病危险。 联合国气象学家2007年提出,全球气温将因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多寡上升1.1摄氏度到5.4摄氏度。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肖恩·穆尔为首的科学家就此进行电脑模拟研究,推算未来数十年中传播昏睡病的采采蝇及其携带锥虫寄生虫的变化情况。
Science:气候变暖“增绿”北极部分地区
美国研究人员最新发表的报告显示,气候变暖以及海冰融化已影响到位于北美洲的北极沿海地区植被生长,一些原本相对荒芜的地域正逐渐长出更多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