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科学家制造致命禽流感病毒毒株引争议
这种新型病毒具有极度的毒性和传染性,能够一次让数百万人死于非命 这种新型病毒具有极度的毒性和传染性,能够一次让数百万人死于非命 北京时间11月28日消息,一个荷兰科研小组的研究论文日前引发了巨大争议,据悉,他们在实验室中创造了一种人工合成的禽流感病毒,这是非常危险的,甚至会将整个人类社会置于毁灭的边缘。
港企:革命性生物测毒技术获日内瓦发明展大奖
4月15日-19日,第43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在日内瓦Palexpo展览馆举行。4月17日,组委会公布了各项大奖的得主,其中香港水中银(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物测毒技术从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件新发明中脱颖而出,获本
Nat Commun:“重测序”寻找高粱遗传变异 助力粮食作物育种改良
2013年8月28日,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对一重要粮食饲料作物——高粱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该研究比较了44个高粱品种的基因组序列,发现高粱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遗传变异,为今后高粱及其它粮食作物的育种改良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同时也为解决全球日益严峻的粮食问题奠定了重要的科研基础。
恒天然产品所含生孢梭菌不致毒 弄错检测法
“恒天然毒奶粉”事件8月28日上演“神转折”:新西兰官方称,恒天然乳清蛋白粉里所含的细菌并不是可能致毒的肉毒杆菌,而是与之相似的梭状芽孢杆菌(又称生孢梭菌)。 普通消费者不禁会问:这也能弄错?生孢梭菌又是一种什么菌? 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当天宣布,多达195次的追加检测结果表明,恒天然产品中检出的微生物是生孢梭菌。它不会像肉毒杆菌那样产生出致命的肉毒素,迄今也未曾报告过与生孢梭菌有关的食品安全问题。
PNAS:帮助毒蛋白在脑中扩散的受体
2013年8月23日讯 /生物谷BIOON/--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科学家们已经找到大脑中损坏的、能诱发疾病的蛋白质扩散的一种方式,蛋白质是引发阿尔茨海默氏症、帕金森氏病和其他脑损害疾病的原因。 研究确定了一个特定类型的受体,并表明阻断该受体可能有助于治疗这些疾病。新确定的受体是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HSPGs)。
Nat Methods:开发出新技术检测个人外显子组变异
2012年9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最初阶段,人们的热情高涨。这项计划是昂贵的和费时费力的,但是临床上的益处却是史无前例的。一旦生命的完整蓝图被破解,人类一系列疾病的遗传基础就会被揭示出来,这就允许进行个人定制的诊断与资料,从而在医学领域引发一场变革。或者它只是想象中的。
Sci Transl Med:MHC的变异性影响造血干细胞移植排异风险
7月25日,Sci Transl Med杂志报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区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决定了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匹配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风险。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可通过移植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匹配的非亲属捐赠者的造血干细胞治愈;然而,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可影响高达80%的患者,并增加死亡率。
古巴推出癌症治疗辅助药物:由蝎毒提炼
古巴癌症治疗专家埃瓦·萨洛蒙26日展示了新研制的癌症治疗辅助药物Vidatox 30 CH。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这种药物可大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萨洛蒙当天在一个癌症药物研讨会上介绍说,这种辅助药物是从蝎毒中提炼出来的,并且古巴已有845名乳腺癌、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和宫颈癌晚期患者试用了这种药物。 萨洛蒙说,这种药物主要在病人接受手术、化疗和放疗之后使用。
Nature Genet:男性乳腺癌基因变异研究
2012年9月24日 电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最新研究旨在探究男性乳腺癌患者的基因变异情况,该研究进一步深入了解了乳腺癌疾病,每年在美国有几百人死于乳腺癌。 研究人员说,他们已经发现了另一个与男性乳腺癌的遗传变异,男性乳腺癌是一种罕见的疾病,每年在美国几百人死于该种疾病。 这一发现将立即改善男性乳腺癌治疗的改进。
Science:人类基因变异体可改变小鼠中的肿瘤生长
在小鼠中的一项新的研究提示,在癌症基因MYC附近的一个单“字母”的DNA突变,或称SNP,在人类的癌症中扮演着一种致病作用。在人的基因组范围内的相关研究发现了多个可增加某个个体发生诸如癌症等常见疾病风险的SNPs。这些SNPs中的大多数对这种风险仅有某种温和的影响,且大多数位于编码蛋白质的序列之外,因此一直以来很难确认它们在疾病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