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研究人员发明世界首个仿生神经元芯片
英国巴斯大学的研究团队近日研发出一种可再现生物神经元电行为的硅芯片。利用这种方法,科学家有望开发出仿生芯片来修复神经系统中因病导致功能异常的生物电路,该研究成果发表于12月初的《自然·通讯》杂志。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制造更加类似生物神经元的芯片模型。但是在现代硅片上模拟天然构造依然存在着一定缺陷。芯片虽然在处理某些计算任务时可能比任何人都要快数百万
复旦科学家发明仿生纤维传感器 可实时监测人体
复旦大学科学家研发一种可注射的纤维状生物传感器,植入后该传感器就像毛发一般附在皮肤表面,纤细柔软并可以实现对体内多种化学物质的长期、实时监测。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个人生理信息的实时监测及其带来的个体化医疗受到关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一类可以将化学信号转化成电信号的装置,可用于监测特定化学物质,在可穿戴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据介绍,现有的可植入式传感器因其材料本身模量大,存在刚性器件和
首个医药发明指数出炉!阿斯利康位列榜首
“创新”是为患者带来更多新药好药的引擎,“创新”也是维持生物医药公司生命的血液。但是,如何定义“创新”?新药研发投入高就意味着一家公司着重创新么?推出新药的数目多少能否定义创新的成功?还是药物研发管线中创新分子的数目才是预测公司未来的创新表现的“金标准”?今日,IDEA Pharma公司公布了首个医药发明指数(Pharmaceutical Invention Index),从一个新的角
以色列科学家发明黑色素肿瘤纳米疫苗
黑色素瘤发生于产生黑色素或皮肤色素的皮肤细胞中,是一种极具侵袭性的皮肤癌。近年来,随着PD-1抗体、“K”药、“O”药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不断获批,黑色素瘤的预防与治疗取得了长足进步。但ICI作为单一疗法使用时往往存在肿瘤耐药或复发相关的低响应率和低持久性等问题。近日,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TAU)医学院生理和药理学系主任兼癌症研究和纳米医学实验室主任Ronit Satchi-
中国学者发明早期肿瘤标志物检测新方法
记者从中科院苏州医工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新近研发出一种可以高灵敏度检测微小核糖核酸(miRNA)浓度的新方法。由于微小核糖核酸的浓度在多种癌症发生、发展早期就会出现异常,这种新方法的推广使用,有望帮助更多人尽早发现和诊断癌症。微小核糖核酸是一类长度为18至25个核苷酸的小核糖核酸,它在调节细胞分化、增殖和死亡中发挥重要作用。医学研究表明,肺癌、胰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类型的肿瘤细胞,都会导致人体特定
优卡迪、宜明细胞、波睿达CD30 CAR-T均获发明专利授权
CAR-T疗法是肿瘤免疫疗法的三大马车之一,其中以CD19为靶点的CAR-T疗法已在血液癌症上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但淋巴瘤中,存在着不表达CD19的癌细胞,因此CD19 CAR-T对于这类淋巴瘤无能为力,这时就需要有新的靶点来弥补其缺陷,而针对CD30是目前治疗这类淋巴瘤最有希望的靶点之一,相关临床前研究已经证实了CD30 CAR-T治疗的可行性。以该靶点为开发的CAR-T将有望是解决其它淋巴瘤的有
赫赛汀发明团队获2019年拉斯克奖 了解乳腺癌五千年攻坚史
9月10日,受业界高度关注的2019年拉斯克奖(The Lasker Awards)正式揭晓。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 拉斯克奖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今年的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颁发给了发现B细胞和T细胞的两名科学家马克斯·库珀(Max D. Cooper)博士和雅克·米勒(Jacques Miller)博士,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颁发给了有“乳腺癌救命药”之称的赫赛汀(Hercept
科学家发明用智能手机控制脑细胞的装置
近日韩国和美国的科学家团队发明了一种可以使用智能手机控制的微小脑植入物来控制神经回路的装置。该论文已发表在8月5日的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该装置使用类似乐高玩具的可替换药物盒和低功耗强信号的蓝牙,可以长时间使用药物和光线靶向作用于感兴趣的特定神经元。“无线神经设备能够实现以前从未实现过的长期化学和光学神经调节。”韩国高等科学技术研究所(KAIST
Cell:科学家发明了分子“定向进化”的快速方法
2019年8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 /——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创造了一种强大的新"定向进化"技术,用于快速开发科学工具和针对许多疾病的新疗法。据《Cell》杂志报道,科学家们通过进化几种蛋白质来完成精确的新任务,每次都在几天内完成,从而展示了这项技术。现有的定向进化方法更加费力和耗时,而且通常应用于细菌细胞,这限制了这种技术在人类细胞中进化蛋白质的实用性。定向进化是一种人为的、加
澳大利亚科学家发明新型疫苗接种方法可同时对抗两种致命呼吸道疾病
近日,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传染病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种单一的疫苗接种方法,它可以同时对抗两种世界上最致命的呼吸道疾病——甲型流感病毒(IAV)和肺炎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感染。研究团队表示,他们正在开发的新型联合疫苗作为单一疫苗接种使用,将克服世界各地现有的流感和肺炎球菌疫苗的局限性。5月20日发表在Nature Microbi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