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化物所—渥太华大学蛋白质组学及系统生物学联合实验室成立
11月11日上午,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举行“大连化物所—渥太华大学(DICP-uOttawa)蛋白质组学及系统生物学联合实验室”成立仪式。参加成立仪式的加方人员有:加拿大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技术)兼副领事A. Majid Dellah先生,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渥太华大学主管科研和国际合作副校长Mona Nemer教授,渥太华大学药学院院长Jacques Bradwejn教授...
北京鸭基因组研究或助力抗击“禽流感” 最新成果于《自然·遗传学》杂志发表
2013年6月10日,由中国农业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和英国爱丁堡大学等多家单位合作完成的北京鸭基因组研究成果在《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上在线发表。这项研究鉴定了鸭子对禽流感产生免疫反应的相关遗传基因,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鸟类的免疫机制,同时为深入解析禽流感病毒与其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奠定了重要的遗传学基础。
广东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挂牌
4月16日上午,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蚕桑抗病育种中心挂牌暨蚕桑抗病育种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举行,中国工程院向仲怀院士,省科技厅刘炜副厅长,省农科院廖森泰副书记、肖更生副院长,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夏庆友教授出席会议并讲话。
基因组所“肿瘤个体化治疗和系统生物学”科技创新交叉与合作团队获资助
近日,由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以下简称:基因组所)“百人计划”方向东、王前飞研究员, “杰出技术引进人才”吕雪梅研究员,以及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百人计划”丁宝全研究员,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北京肿瘤医院张连海副主任医师等科研人员,组成的“肿瘤个体化治疗和系统生物学”科技创新交叉与合作团队,经过中科院生物局和人教局的多轮遴选,成功获得资助。
:大规模基因组学研究发现多个偏头痛相关位点
2013年6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科学家进行了迄今最大规模的偏头痛相关研究,首次发现5个新的遗传位点与偏头痛发病相关。该研究使得科学家理解偏头痛发生的生物过程更深入。 科学家发现了12个遗传位点与偏头痛易感性相关。其中8个区域在控制神经环路基因内部或其附近,两个位点与维持神经系统健康相关。这些过程或许与遗传性偏头痛相关。 偏头痛影响近14%成年人的健康。
Proteomics:杨平仿等研究种子萌发蛋白质组学获进展
水稻种子萌发的代谢途径 种子萌发是种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早期阶段,是个体发育中最为关键的时期,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出苗、生长和结实等。种子萌发涉及到细胞膜系统修复、贮藏物代谢、DNA复制与配对等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生化反应和信号传导,对这一生理过程的分子机制进行探讨,一直是现代种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MCP:赖仞等天然药物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获进展
众多天然药物以蛋白质或多肽发挥药效。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赖仞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最近以蛋白质组学结合药理学手段研究天然药物活性蛋白质或多肽,他们在药用两栖类和药用昆虫的功能蛋白质组学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发掘了大量的药物候选分子。
Proteomics:种子萌发蛋白质组学研究获进展
水稻种子萌发的代谢途径 种子萌发是种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早期阶段,是个体发育中最为关键的时期,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出苗、生长和结实等。种子萌发涉及到细胞膜系统修复、贮藏物代谢、DNA复制与配对等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生化反应和信号传导,对这一生理过程的分子机制进行探讨,一直是现代种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武汉植物园葡萄基因组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葡萄是世界上第二大果树作物,鲜果及用其加工品葡萄酒一直广受消费者喜爱。随着社会对葡萄需求量进一步增加,如何高效快速地培育优良葡萄品种是目前葡萄产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通过新一代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手段相结合,对植物基因组结构和特点深入解析,将获得的信息应用于分子辅助或基因工程育种,成为植物品种选育的有效手段。因此,开展葡萄基因组学研究,将极大地促进葡萄产业的发展。
Nature:HLA多态性在药物基因组学中的重要性
2012年5月23日,Nature在线发表了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部Jim McCluskey教授课题组等的一篇题为Immune self-reactivity triggered by drug-modified HLA-peptide repertoire的科研论文,研究发现了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多态性在药物基因组学中的重要性。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s)有很高的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