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863计划项目“二氧化碳—油藻—生物柴油关键技术研究”通过验收
日前,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二氧化碳—油藻—生物柴油关键技术研究”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该项目在藻种筛选、光生物反应器、油脂提取及生物柴油制备等技术领域取得70余项专利技术。 油藻由于具有生物量大、生长周期短、易培养及脂类含量较高等特点,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油脂生物质资源,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煤电厂和化工厂等排放的二氧化碳来制备生产生物柴油。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中国产油微藻调查”启动
近日,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中国产油微藻调查”在武汉召开了项目启动会暨项目专家组第一次会议。科技部基础研究司,中科院计划财务局、生物局等相关部门代表以及项目专家组成员和项目承担单位代表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 项目负责人胡春香研究员汇报了项目总体实施计划和项目管理措施,各课题负责人分别介绍了课题实施方案和年度安排。
人类未来的粮食:微藻?
今后,“人吃五谷杂粮”这句俗语可能要改变,除了“稻、黍、稷、麦、豆”,还要加上微藻。 微藻是啥?微藻是一类在陆地、海洋分布广泛、光合利用度高的自养植物,因其蛋白质、脂类等营养元素丰富而可以代替粮食,被称为“未来神奇食品”。 通威集团旗下的成都通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的微藻选育、养殖到采集已形成较为完整的链条,其微藻养殖技术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DHA藻油首次对外出口
据厦门检验检疫局透露,厦门市一家公司日前顺利对荷兰出口200公斤微藻DHA油脂,这也是中国首次对外出口DHA藻油。 经厦门检验检疫局检验合格,日前厦门汇盛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200公斤微藻DHA油脂,顺利出口荷兰市场,这是中国DHA藻油首次对外出口。 DHA是一种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饲料等领域。
J Virol:张奇亚等发现可编码藻胆体降解蛋白的首株无尾噬藻体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在线提前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A Novel Cyanophage with a Cyanobacterial Nonbleaching Protein A Gene in the Genome。”,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了首株无尾噬藻体的全基因组结构及其具有的编码藻胆体降解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中科院水生所召开微藻生物能源研讨会
为推进“十二五”规划的实施,11月3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召开“十二五”规划“三个突破”之一“微藻生物能源重大理论问题和核心技术”研讨会。所领导赵进东、胡征宇、徐旭东以及相关学科组的专家等十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国内首创高效磁加载藻水分离站问世
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了解到,该院与安徽雷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自主研发的氮磷藻磁聚移出技术基础上,开发出了每小时处理100立方米污水的高效磁加载藻(污)水分离站。这项成果通过半年时间运行,对藻细胞、总磷等去除率均超过90%。中科院、中科大以及环保部门的权威专家日前通过了对这项成果的技术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