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卵巢癌“去化疗”之路:《中国卵巢癌靶向去化疗临床现状与认知调研》蓝皮书在沪发布
2021年4月10日,由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发起,百济神州支持的《中国卵巢癌靶向去化疗临床现状与认知调研》专家峰会暨蓝皮书巡讲启动会在沪举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吴小华教授,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阳志军等数十位国内卵巢癌治疗领域的权威专家
揭示PLAAT磷脂酶导致晶状体细胞器降解,让视力清晰
2021年4月27日讯/生物谷BIOON/---眼睛由三种主要组织类型组成;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晶状体是一个双凸的透明结构,其功能类似于照相机镜头,允许光线通过并将其聚焦在视网膜上。白内障是晶状体透明度发生变化而阻碍光线通过的结果,在50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中,白内障几乎占了总失明病例的50%。因此,确定晶状体透明的机制可能会提高我们对白内障生物学的理解。在一
我国科学家发现能有效降解塑料垃圾的海洋微生物菌群和酶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了解到,该所科研团队成功获得一个能有效降解塑料垃圾的菌群,并从这个菌群筛查出能明显降解聚乙烯塑料的多个酶,这一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危险材料》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孙超岷带领的科研团队,自2016年开始从青岛近海采集了上千份塑料垃圾样本。经过大量筛选,科研人员发现了一个在塑料表面具有很明显定殖和
研究通过体内自组装酶反应器提高黄芩素和野黄芩素的生物合成
近期,ACS Synthetic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勇研究组和华东理工大学任宇红研究组的合作研究成果——Improve the Biosynthesis of Baicalein and Scutellarein via Manufacturing Self-Assembly Enzyme R
研究阐述大曲风味和酶系形成的微生物机制及其在白酒酿造中的功能
近期,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许正宏教授团队在大曲功能形成的微生物机制以及曲在白酒酿造过程中的作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metagenomics unveils microbial roles involved in metabolic network of flavor development in medium-temperat
歧化酶模拟物GC4419+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SBRT)治疗胰腺癌:生存期延长一倍!
歧化酶模拟物GC4419能够模拟人类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将超氧化物分解为过氧化氢,而癌细胞对过氧化氢更为敏感。
研究研制出非天然辅酶的合成酶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质高效转化研究组研究员赵宗保团队在非天然辅酶研究领域取得进展,研制出烟酰胺胞嘧啶二核苷酸(NCD)合成酶和NCD自给型微生物细胞,并成功用于构建高选择性物质代谢途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是细胞内不可或缺的辅酶,广泛参与代谢等过程,改变NAD水平导致的生物学效应难以预测。为突破
近期科学家们在泛素化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近期科学家们在泛素化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与大家一起学习!【1】Nature:揭示蛋白NEDD8诱导细胞中蛋白泛素化机制doi:10.1038/s41586-020-2000-y蛋白在细胞中执行特定任务,但是对蛋白活动的时间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当蛋白完成它们的任务时,它们就会被降解。为了进行时间控制,一种称为泛素的标记被附着到不需要的蛋白上,
Nature:揭秘 “E3泛素连接酶”抵御癌细胞的全过程
癌细胞被称为“会说谎的细胞”,他们可以快速的进化,假装休眠绕过药物的攻击存活下来,因此,传统的“小分子”药物疗法已经不能抵御狡猾的癌细胞了,亟需一些新技术支撑未来新药研发领域的快速发展。近日,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在顶级期刊《Nature》发表了一篇题为“Ubiquitin ligation to F-box pro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