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国科学家团队研究:40岁左右确诊高血压,患痴呆症的风险最高!

 在过去,高血压通常是老年人的“专有”疾病。如今,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饮食与生活习惯不断恶化,高血压已在中年人群中蔓延,早发性高血压患者势越来越多。近日,发表在《柳叶刀(Lancet)》上一项迄今为止关于全球高血压趋势的最大规模研究发现,在过去30年里,30-79岁的成年人中患有高血压的人数从6.5亿增加到12.8亿,其中超过7亿人不知道自己患有

2021-10-1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背景下的ACEI/ARB类抗高血压药物用药

清华大学医学院徐九洋、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黄朝林、中日友好医院曹彬和王辰等在Frontiers of Medicine 发表研究论文《COVID-19背景下的ACEI/ARB类抗高血压药物用药:一项回顾性研究》(Use of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nd angiotensin II receptor

2021-10-10

全球首个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治疗药物兆珂速®在华获批

2021年10月12日,强生公司在华制药子公司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今日宣布,旗下创新药物兆珂速®(达雷妥尤单抗皮下注射液,英文商品名:DARZALEX FASPRO®)近日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与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联合用药治疗新诊断的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患者。

2021-10-12

科学家揭示1990至2019年全球高血压患病率趋势

   初级卫生保健中可以早发现高血压的发病,且其控制成本较低。具有可比性的高血压患病负担数据对卫生系统的项目规划具有指导意义。近日,国际非传染性疾病危险因素协作组(NCD Risk Factor Collaboration)在《Lancet》期刊上发表了一项1990至2019年全球200个国家和地区的高血压患病情况研究,题为:W

2021-09-24

肠道微生物依赖的三甲胺n -氧化物加重血管紧张素II诱导的高血压

肠道微生物通过代谢饲料中的磷脂酰胆碱、胆碱、l -肉碱和甜菜碱产生氧化三甲胺(TMAO)。TMAO与慢性肾脏疾病(CKD)、糖尿病、肥胖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有关。

2021-09-08

Nat Genet:识别出诱发孕妇突发性高血压的新型基因突变

2021年8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大多数产生醛固酮的腺瘤(APAs,aldosterone-producing adenomas)都会存在离子通道或转运器的功能增益体细胞突变,然而,其在正常肾上腺产生醛固酮的细胞群中的频率表明,APAs中或许需要一种“副驾驶”的驱动突变。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Genetics上题为“Soma

2021-08-17

Hypertension:揭秘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新机制!或与机体肠道微生物代谢通路的改变密切相关!

2021年8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有研究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在高血压发病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但动态血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是否与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有关,目前研究人员尚不清楚;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Hypertension上题为“Essential Hypertension Is Associate

2021-08-04

ANN ONCOL:转移性激素敏感前列腺癌中原发性前列腺肿瘤的转录谱及其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这项研究探索了mHSPC患者在ADT前获得的全面基因表达谱,其有可能预测单独ADT的治疗结果以及化疗、激素治疗益处。这是第一个发表的使用原发性PC标本的mHSPC全转录组分析的研究,也是从随机临床试验中唯一与ADT和化疗激素治疗临床结果相关的报告。

2021-09-04

Cancer Med:常见的高血压药物或能帮助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

2021年8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结直肠癌是美国第三大最常见的癌症类型,据美国癌症协会数据显示,今年美国大约有104270名结肠癌新发病例以及45230个直肠癌病例;然而让研究人员不安的是,如今年轻人患结直肠癌的数量不断增加,这就促使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将人群首次进行筛查的时间从原来的50岁降低到了45岁。在美国,结直肠癌的诊断与患者较高的死

2021-08-23

高血压治疗革命!沙库巴曲缬沙坦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在华获批,突破无新药困境!

 2021年6月3日,诺华制药宣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6月1日批准诺欣妥®(沙库巴曲缬沙坦)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作为诺欣妥®(沙库巴曲缬沙坦)继2017年心衰适应症上市之后在中国获批的第二个适应症,此次获批标志着我国高血压治疗领域10多年来的新药突破,有望引领高血压治疗管理模式由单纯降压步入全程心血管事件风险管控。

2021-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