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汤富酬课题组发表单细胞表观多组学测序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
2017年6月16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汤富酬课题组在《Cell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Single-cell multi-omics sequencing of mouse early embryos and embryonic stem cells”的研究论文。在国际上率先发展了对一个单细胞同时进行染色质状态、DNA甲基
【走进单细胞】盘点:2017单细胞扩增测序技术的最新进展
写在前面的话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不同类型的细胞形态迥异,功能也各不相同。即使是同类细胞间看似相同,相互间也存在着广泛的细胞异质性。传统的群体细胞分析检测能更快速方便的获得大量数据并利于进行有效的统计学分析,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这种基于群体细胞分析所获得的平均性数据,往往忽略了细胞个体间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不少稀有、微量样本的作用以及在生命体内广泛存在的随机行为,这些“平均
Cell:中国学者张泽民、彭吉润、欧阳文君团队首次发布大规模肿瘤单细胞水平免疫图谱
2017年6月15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BIOPIC 中心、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北大 - 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张泽民研究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暨北京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肝胆胰外科彭吉润研究组,及美国 AMGEN 公司的欧阳文君研究组在《Cell》杂志发表了题为“Landscape of infiltrating T cells in liver cancer reveal
Cell: 中国学者张泽民、彭吉润、欧阳文君团队首次发布大规模肿瘤单细胞水平免疫图谱
2017 年 6 月 15 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BIOPIC 中心、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北大 - 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张泽民研究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暨北京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肝胆胰外科彭吉润研究组,及美国 AMGEN 公司的欧阳文君研究组在《Cell》杂志发表了题为“Landscape of infiltrating T cells in liver cancer r
Science:转录因子WUSCHEL介导拟南芥生殖细胞产生机制
图片来自Albert-Ludwigs-Universität Freiburg。2017年6月10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法国、比利时、瑞士和日本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将植物的普通体细胞转化为生殖细胞(用于有性生殖)的调节通路。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RETINOBLASTOMA RELATED1 mediates germli
Nat Med:单细胞技术能够捕获隐藏的“顽固”癌细胞
2017年5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研究者们最近开发出了一种新的技术,能够帮助他们发现接受治疗之后体内残留的癌细胞的方法。癌症的个体化化学疗法是最近的革命性癌症治疗进展。然而,尽管这些疗法效果显著,但还是会出现残留癌细胞的复发的情况。由来自牛津大学的Adam Mead教授以及来自瑞典Karolinska研究所的Sten Eirik Jacobsen合作的研究中,作者们发现了一种能
单细胞分析有望加速科学家对人类疾病的深度研究
近年来,随着科学家们研究的深入和细致,他们慢慢开始转向对单细胞进行精细化深度研究,比如单细胞测序技术,其能够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对基因组进行测序,相比传统的全基因组测序相比,单细胞测序不仅能够使得测定的基因表达水平更加精确,而且还能检测到微量的基因表达子或罕见非编码RNA,因此这种新型的单细胞测序技术的优势是全方位和多层次的。当然科学家们还在众多人类疾病研究领域中都应用了单细胞分析技术,本文中,小编就
张新荣教授:单细胞代谢物质谱分析
4月21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7多组学研究与临床转化前沿论坛在上海隆重开幕。本次会议多组学研究和临床转化研讨会以迈向临床精准医疗为主题,聚焦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多组学技术联用研究临床
武多娇教授:临床单细胞研究在生物标志物研发中的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而提出的一类与细胞生长、增殖、疾病发生等有关的标志物。生物标志物能反映正常生理过程或病理过程或对治疗干预的药物反应,在早期诊断、疾病预防、药物靶点确定、
Science:新型单细胞扩增技术有助避免遗传病
中美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研制出一种新型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技术,在此基础上不仅有望避免许多遗传性疾病遗传给后代,从基因组角度更深入地认识癌症也将成为可能。单细胞研究是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