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组所“肿瘤个体化治疗和系统生物学”科技创新交叉与合作团队获资助
近日,由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以下简称:基因组所)“百人计划”方向东、王前飞研究员, “杰出技术引进人才”吕雪梅研究员,以及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百人计划”丁宝全研究员,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北京肿瘤医院张连海副主任医师等科研人员,组成的“肿瘤个体化治疗和系统生物学”科技创新交叉与合作团队,经过中科院生物局和人教局的多轮遴选,成功获得资助。
:大规模基因组学研究发现多个偏头痛相关位点
2013年6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科学家进行了迄今最大规模的偏头痛相关研究,首次发现5个新的遗传位点与偏头痛发病相关。该研究使得科学家理解偏头痛发生的生物过程更深入。 科学家发现了12个遗传位点与偏头痛易感性相关。其中8个区域在控制神经环路基因内部或其附近,两个位点与维持神经系统健康相关。这些过程或许与遗传性偏头痛相关。 偏头痛影响近14%成年人的健康。
武汉植物园葡萄基因组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葡萄是世界上第二大果树作物,鲜果及用其加工品葡萄酒一直广受消费者喜爱。随着社会对葡萄需求量进一步增加,如何高效快速地培育优良葡萄品种是目前葡萄产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通过新一代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手段相结合,对植物基因组结构和特点深入解析,将获得的信息应用于分子辅助或基因工程育种,成为植物品种选育的有效手段。因此,开展葡萄基因组学研究,将极大地促进葡萄产业的发展。
Nature:HLA多态性在药物基因组学中的重要性
2012年5月23日,Nature在线发表了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部Jim McCluskey教授课题组等的一篇题为Immune self-reactivity triggered by drug-modified HLA-peptide repertoire的科研论文,研究发现了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多态性在药物基因组学中的重要性。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s)有很高的多态性。
Tree Genetics & Genomes:桃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桃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栽培果树之一,位居落叶果树前3位,其鲜果食用、果汁和罐头加工制品一直深受消费者喜爱。随着社会对其果实和相关制品需求量的进一步增加,如何高效快速地培育优良桃品种是目前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开展桃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无疑有助于促进育种和产业的发展。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果树分子育种学科组深入开展了桃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并取得一系列进展。
Biotech:供者细胞类型影响人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的表观基因组和分化潜能
已有研究表明小鼠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保留着它们起源的细胞类型的表观遗传“记忆”。Kitai Kim等研究人员近日在人类细胞中研究了这个问题,并且把重编程过程中DNA甲基化的不完全擦除和异常的重新甲基化(de novo methylation)记录下来。该研究结果于2011年11月27日在线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
Science:科学家揭示了大脑发育过程的表观基因组学变化
2013年7月7日讯 /生物谷BIOON/--包括DNA化学修饰等的表观基因组变化能够基因组的信息量,被认为在学习记忆和衰老相关的认知减退中起重要作用。索尔克生物学研究所的科学家的最新发现表明DNA甲基化状态与从个体出生到成年的整个发育过程中的神经元动态变化高度相关,该发现有望揭示个体从胎儿发育到成年的神经元内基因组信息如何控制。大脑比机体的其他器官都要复杂,该发现为深入理解大脑联系打开了一扇门。
中美合作完成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系基因组测序
中外研究人员7月31日在英国著名学术杂志《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网络版上说,他们已完成对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系的基因组测序。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系对生物制药意义重大。全球药物蛋白每年的市场销售额约为990亿美元,其中至少70%的药物蛋白来源于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系。
NIH公布海拉细胞的基因组数据
2013年8月10日讯 /生物谷BIOON/ --NIH向全体研究者公开了海拉细胞系的基因组数据。海拉细胞系是世界上最常用的细胞系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株宫颈癌细胞系。海拉细胞系取自上世纪以为黑人患有宫颈癌的黑人妇女,从那以后一直广泛用于世界各个实验室。此次,NIH公布了该细胞系的基因组以后,研究人员只要向NIH提出申请,经审核后即可下载相关基因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