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酶单分子纳米胶囊技术的生物传感器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态环境评价与分析研究组研究员卢宪波、陈吉平团队研发的基于酶单分子纳米胶囊(SMENs)技术的生物传感器取得新进展,酶传感器的热稳定性、有机溶剂耐受性、酸碱耐受性、存储稳定性等核心性能实现质的提高,率先将SMENs技术应用于分析和生物传感领域。酶生物传感器具有简单、快速、廉价、便携、微型化等优势,在医疗诊断、食品、环境等领域
Angew Chem:中南大学利用纳米人工酶进行癌症免疫治疗
2020年2月11日讯 /生物谷BIOON /--理论上,我们的免疫系统可以检测并杀死癌细胞。不幸的是,肿瘤已经准备好应对这些攻击。尽管有现代的癌症治疗,转移和复发仍然是一个主要问题。而增强抗肿瘤免疫现在成为可能,这要归功于模仿酶的碲化铜纳米颗粒,尤其是在NIR-II光照射下。正如中国科学家在《Angewandte Chemie》上所报道的那样,这一过程会在
单链DNA编码“纳米”分子反应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光源科学中心物理生物学研究室、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和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发展了一种用单链DNA编码金纳米粒子的方法,并实现了动态“纳米”分子反应。该方法通过设计一条多嵌段的单链DNA序列,可以赋予金纳米粒子类似原子的离散价态和正交价键。这些“纳米”原子则可通过DNA分子反应组装成各向异性的“纳米”分子,并进而产生“纳米”分子
铁蛋白纳米酶清除活性氧治疗实验性恶性脑疟研究获进展
11月1日,Nano Letters 杂志在线发表了铁蛋白纳米酶通过靶向脑内皮细胞和调控纳米酶发挥清除活性氧功能,实现治疗恶性脑型疟疾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员首次利用铁蛋白对脑内皮细胞靶向和胞内亚定位特性,实现了对铁基纳米酶在脑部发挥过氧化氢酶活性的调控。结合铁蛋白对肝部巨噬细胞的极化调控特性,实现了对恶性脑型疟疾模型的有效治疗。这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阎锡
Biomaterials:利用抗Endoglin单链抗体修饰特定基因纳米脂质体,有效抑制肺癌复发
广西医科大学~国家生物靶向诊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赵永祥教授团队证实:利用抗Endoglin单链抗体修饰负载a1,3GT基因的纳米脂质体,将a1,3GT靶向转染到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诱导表达aGal,增强其抗原性,诱发超急性排斥反应,对肺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且生物安全性好,这一策略为癌症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这一研究发现发表在6月14日的《Biomaterials》杂志上(IF=10.273)。癌
单原子纳米酶设计及应用研究获进展
近期,《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杂志在线发表了单原子纳米酶仿生设计的最新研究成果。这项工作有助于理解纳米酶的催化机理,并促进纳米酶在生物催化领域的发展。自从2007年Fe3O4纳米材料蕴含酶学特性(Nature Nanotechnology,2007)被报道以来,纳米酶新概念已经被同行广泛接受。目前已有超过40种元
ACS nano;中国科学家开发具有选择性的三金属纳米酶用于治疗脑损伤
2019年2月17日讯 /生物谷BIOON /——金属纳米酶在生物医学中广受关注,这些酶需要在生理环境中具有高效的催化活性,但是目前金属纳米酶的催化活性并没有选择性,要实现催化活性的选择性很困难,这限制了金属纳米酶的应用。图片来源:ACS Nano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来自天津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三金属(trimetallic,triM)纳米酶,这种酶具有高效的催
纳米酶催化肿瘤光声成像研究获进展
12月12日,Nano Letters 杂志在线发表了类外泌体纳米酶小体催化肿瘤光声成像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员首次利用纳米酶的酶学催化特性,实现了鼻咽癌移植瘤的光声成像。光声成像结合了纯光学成像的高对比度和纯超声成像的高穿透深度优点,能够提供高对比度和高分辨率的组织成像,是目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一种成像模式。光声成像造影剂是决定光声成像性能的关键,它通过改变病灶组织的光学和声学特性,提
基于铜纳米簇的酶活性检测研究取得进展
近年来,一种新兴的纳米材料金属纳米簇逐渐成为生物传感与生物成像等领域的研究热点。金属纳米簇通常是由两个至几十个原子构成的纳米颗粒,尺寸一般不超过2nm,介于金属原子和纳米颗粒之间。金属纳米簇具有特殊尺寸,因此连续电子能级会分裂成离散能级使其具有特殊的光学以及电学性质。目前常用的金属纳米簇主要包括金纳米簇、银纳米簇以及铜纳米簇,其中铜纳米簇比金、银纳米簇具备更多的优点,如成本极低、生物安全性高及反应
中国科学家开发高效纳米酶,提出了纳米酶抗炎治疗新策略!
2018年3月7日讯 /生物谷BIOON /——活性氧(ROS)失调与包括风湿性关节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炎症疾病相关。因此活的生物体都进化出了一系列具有清除ROS能力的高效抗炎症酶,可以保护组织免受炎症诱导的损伤。但是自然的ROS清除酶对环境很敏感,因此难以大量生产。为了解决这些挑战,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了大量的可以清除ROS的人工酶。其中的ROS清除纳米酶最近引发了广泛兴趣,因为它们的稳定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