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哈医大一院率先建立区域协同胸痛急救网

哈尔滨2013年1月20日电 /美通社/ -- 2013年1月20日,哈尔滨医科大附属第一医院宣布在省卫生厅的指导下,联合黑龙江省急救中心,率先在黑龙江省建立胸痛中心和区域协同胸痛急救网。今天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霍勇教授为哈医大一院胸痛中心揭牌。 胸痛是常见的急危重症状,包括急性心梗、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多种致命性疾病。发病快,死亡率高,发病初期的90分钟,是救治的黄金时间。

2013-01-21

JACS:丁宝全等用DNA折纸术组装纳米颗粒三维手性螺旋结构

利用长方形DNA折纸结构组装螺旋形金纳米颗粒组装结构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JACS在线刊登了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Rolling Up Gold Nanoparticle-Dressed DNA Origami into Three-Dimensional Plasmonic Chiral Nanostructures,”,文章中...

2012-11-18

Nature:研究者揭示染色体组装新机制

染色体是相对大的分子,展开后的长度可以达到人的手臂那么长,尽管如此,实际上,染色体还是被限制在细胞核的狭小空间中,而且尺寸在微米级别。 染色体,遗传学的分子基础,自从1882年被研究者Walther Flemming发现后,保持了长达130年的神秘性。

2012-11-18

中科院与北大清华共建联合研究中心推动协同创新

中国科学院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分别共建联合研究中心揭牌仪式19日在京举行。两个联合研究中心将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为国家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战略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有实效的意见和建议。 据介绍,这两个新成立的研究中心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北京大学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学部-清华大学科学与社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

2013-09-06

Nature:蛋白协同进化研究新方法可用于药物研发

西班牙国家癌症研究中心(CNIO)Alfonso Valencia领导的研究团队,发表了题为“Emerging methods in protein co-evolution”的综述文章,概述了研究蛋白协同进化及相互作用的新方法,展望了这些方法在研发选择性药物中的应用。文章发表在Nature旗下的《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Genetics)杂志上。

2013-03-08

Plant Cell:纺锤体组装研究的新进展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丝与着丝粒起初会以随机方式相连接,使得前中期存在许多错误的连接方式。比如一个着丝粒同时受到来自相反方向的纺锤丝牵引,这种现象被称作merotelic连接。如果这些错误的连接不被纠正,将会导致着丝粒间的拉力异常,引起染色体的不同步分离。因此,真核生物采用了一种监控机制来延迟染色体分离,给纠正错误连接方式留有充足时间,该机制被称作纺锤体组装监控。

2012-12-25

NAR:mRNA出核复合物TREX的组装和招募的分子机制

12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线发表了生化与细胞所程红研究组题为“Aly and THO are required for assembly of the human TREX complex and association of TREX components with the spliced mRNA”的研究论文...

2012-12-21

Science:DNA纳米物体的组装加快

据一项新的研究披露,在合适的情况下,科学家们能够比过去更为有效地诱导DNA折叠成为复杂的、纳米尺度的物体。这些发现应该会使诸如纳米级电子器件或药物输送系统等的DNA纳米技术在实际应用上更为有用。在过去的研究中,科学家们通过折叠由短DNA“书钉”捆绑的某单股DNA“支架” 而制作出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三维、纳米大小的物体。这些过程往往是缓慢的——需要耗时多日——且产生出相对少量的最终产品。

2012-12-17

Can Res:伊马替尼协同提高膀胱癌放射治疗的功效

2013年3月3日讯 /生物谷BIOON/-- 一项发表在Cancer Research杂志上的最新研究证实抗癌药物伊马替尼(格列卫)可以协同提高癌细胞已扩散到膀胱壁的膀胱癌放射治疗的功效。 英国癌症研究中心和Yorkshire癌症研究,Leeds和Oxford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伊马替尼能阻断膀胱癌细胞一种重要的DNA损伤修复途径。

2013-03-06

Cancer Cell:弥散性大B细胞淋巴瘤协同性化疗新进展

6月12日,Cancer Cell杂志报道了弥散性大B细胞淋巴瘤化学协同治疗的最新进展。 癌基因突变的知识,可催生靶向性杀死癌细胞而避免正常细胞受害的治疗手段。来那度胺在弥散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活化B细胞样(ABC)亚型中是一种活性药物。由于ABC DLBCL细胞中存在MYD88癌基因,来那度胺可通过促进干扰素β (IFNβ)的产生来杀死这些癌细胞。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