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蛋白协同进化研究新方法可用于药物研发

西班牙国家癌症研究中心(CNIO)Alfonso Valencia领导的研究团队,发表了题为“Emerging methods in protein co-evolution”的综述文章,概述了研究蛋白协同进化及相互作用的新方法,展望了这些方法在研发选择性药物中的应用。文章发表在Nature旗下的《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Genetics)杂志上。

2013-03-08

Can Res:伊马替尼协同提高膀胱癌放射治疗的功效

2013年3月3日讯 /生物谷BIOON/-- 一项发表在Cancer Research杂志上的最新研究证实抗癌药物伊马替尼(格列卫)可以协同提高癌细胞已扩散到膀胱壁的膀胱癌放射治疗的功效。 英国癌症研究中心和Yorkshire癌症研究,Leeds和Oxford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伊马替尼能阻断膀胱癌细胞一种重要的DNA损伤修复途径。

2013-03-06

Cancer Cell:弥散性大B细胞淋巴瘤协同性化疗新进展

6月12日,Cancer Cell杂志报道了弥散性大B细胞淋巴瘤化学协同治疗的最新进展。 癌基因突变的知识,可催生靶向性杀死癌细胞而避免正常细胞受害的治疗手段。来那度胺在弥散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活化B细胞样(ABC)亚型中是一种活性药物。由于ABC DLBCL细胞中存在MYD88癌基因,来那度胺可通过促进干扰素β (IFNβ)的产生来杀死这些癌细胞。

2012-11-18

协同创新 医药品牌的主场

备受医药行业关注的"2012中国化学制药行业年度峰会"的品牌推荐投票工作已于9月10日结束。记者从本次活动主办方之一的国药励展了解到,此次投票的整个过程秉持公平和公开的原则,主办方从8月20日开始,在品牌峰会的官网等平台上开辟了投票通道并向公众及媒体开放,本次共收到有效票24203张,投票人为医药生产企业职工和医院医生,本次投票随时接受媒体和舆论监督...

2012-09-14

JLB:抗癌药物有望协同消除HIV病毒感染细胞

2012年11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据一项刊登在2012年12月发行的Journal of Leukocyte Biology杂志上的一份新报告表明,在强效治疗术存在的情况下,癌症药物JQ1可用来清除潜在感染艾滋病毒的细胞。 这种药可能是有用的辅助疗法,能努力清除潜伏的HIV储藏库,以消除感染。这种药的功能与其他艾滋病毒清除剂具有协同作用。

2012-11-30

三校联合组建玉米水稻小麦生物学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6月10日在京宣布组建“玉米水稻小麦生物学协同创新中心”,力争用5到10年,将中心全面建成国际一流的主要粮食作物生物学学术创新高地、良种和新技术研发基地。

2012-11-19

PRSB:构建寄生虫共感染网络 为开发协同抗感染疗法提供思路

近日来自爱丁堡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策略来帮助理解患者患多种感染的窘境,为揭示多种寄生虫感染人类机体的机制提供了一定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上。

2014-03-15

Cancer Res:协同靶向药物疗法增强免疫系统抗击肿瘤

研究人员使用一种新的含有两个靶向药物的组合疗法,在实验室中成功根除老鼠实体肿瘤。这两个协同靶向药物疗法刺激免疫反应,最终使实体瘤充当自己的抗癌疫苗。

2014-03-13

Blood:氧与一氧化氮水平低协同恶化镰状细胞病

近日,研究人员报告证实:氧和强大的血管扩张器一氧化氮水平低对镰状细胞病患者有一个不幸的协同恶化作用。镰状细胞病常见的特征是红细胞粘附于血管内膜显著增加。好消息是,恢复一氧化氮正常水平可以大大减少红血细胞黏附,Tohru Ikuta博士说:该研究还指出一个潜在的新的治疗靶点,自粘附分子P-选择素,研究发现P-选择素在增加红血细胞的粘附中发挥了中心作用。

2014-03-22

Cell Stem Cell:基因Nanog、Oct 4和 Sox2协同调控人胚胎干细胞发育

Copyright ©版权Bioon.com所有,若未得到生物谷授权,请勿转载。 胚胎干细胞在怀孕之后很快就产生,并且能够变成体内任何一种细胞类型。除了自我更新产生新的干细胞之外,细胞随着发育不断进行而变成越来越特化。科学家想理解自我更新和分化过程以便治疗很多疾病,如帕金森疾病,脊髓损伤,心脏病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