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patology:华人学者发现控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分子
2018年1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腺苷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器官,可与细胞表面的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发挥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腺苷受体有多重亚型,其中腺苷2A受体(A2AR)广泛分布于神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肥大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及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中发挥保护作用,避免发生内毒素以及缺血导致的组织损伤。但是A2AR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中的作用还不清楚。在
Hepatology:武汉大学学者发现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潜在新靶点
2018年2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一个主要特征,这种疾病与胰岛素抵抗及其他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有关。随着肥胖及其相关代谢综合征全球化的流行趋势,非酒精性脂肪肝已经成为欧美发达国家及我国部分地区慢性肝病的重要病因。非酒精性脂肪肝是当代医学领域的新挑战,这种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不断增加。Tumor progression locus2(TPL2
华人科学家开发出可预防各种流感病毒的纳米疫苗!
2018年1月28日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佐治亚州立大学的一项新研究,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了一种通用疫苗对抗甲型流感病毒,该疫苗可以在小鼠体内产生长期存在的免疫反应,可比季节性流感疫苗更好地保护小鼠。图片来源:CDC流感是一种可传染的呼吸道疾病,会影响鼻子、喉咙和肺部,据美国疾病防控中心(CDC)统计,流感是美国最大的致死疾病之一。CDC估计从2010年起流感每年导致美国12000-56
盘点近期华人研究者科研进展
2018年1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中国科学家以及华人学者近期的研究成果,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1. Cell Rep:华人学者发现治疗髓系白血病的潜在新药DOI: http://dx.doi.org/10.1016/j.celrep.2017.12.055本文亮点:NF-kB诱导激酶(NIK)的稳定表达能够抑制MLL-AF9诱导的急性髓系白血病NIK通过NF-
Cell:对于这种无药可治的癌症突变 华人科学家找到了解决方案
在癌症研究领域,KRAS是最为知名的致癌基因之一:科学家们早就发现,在多种人类癌症里,这个基因都发生了突变。然而几十年来,经过数代研发人员的不懈努力,我们依然没有一款能够针对这个基因突变的有效分子。因此,KRAS突变也一度被业内认为是“无药可治”。今天,发表在顶尖学术刊物《细胞》上的一项研究有望让这一论断成为历史:Wellspring的共同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刘异博士和任平达博士领衔的研
Cancer Res:二甲双胍有助于治疗卵巢癌 中国学者揭示新机制
2018年1月28日 讯 /生物谷BIOON/ --二甲双胍是一种得到广泛使用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它能够抑制肝脏糖异生,同时增加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以降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最近许多研究发现这种药物不仅能够用于糖尿病治疗还具有抗肿瘤作用,但其中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 在最近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ancer Research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郑州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二甲双胍通过何种机制对
Hepatology:中国台湾学者发现增强自噬可有效抑制肝癌
2018年1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细胞内分子降解机制的紊乱会引起癌症,其中包括肝细胞癌(HCC)。之前研究曾报道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 D1在肝细胞癌中存在过表达;细胞自噬可以招募和降解具有癌基因作用的miR-224来防止HCC的发生,但在HCC发生过程中Cyclin D1是否也能够被自噬选择性降解还不清楚。在最近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Hepatology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中
Nature:华人学者联手带来治疗耳聋的基因疗法
当32岁的贝多芬感受到听力衰退时,他在给兄弟的信中绝望地写下“正如秋叶凋零,我的生命也变得贫瘠”的字句。我们仍不知道贝多芬失聪的原因,但我们可以确认一点——耳聋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人生。▲哈佛大学医学院Zheng-Yi Chen教授与哈佛大学David R. Liu教授是本研究的共同负责人(图片来源:哈佛大学)今日,哈佛大学医学院Zheng-Yi Chen教授与哈佛大学David R. Liu教授等
《自然》年度十大人物揭晓,两名华人学者入选
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众人翘首以盼的2017十大人物名单正式揭晓,以表彰过去一年里对科学产生重大影响的十人。我们很高兴地看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潘建伟教授与Broad研究所的David Liu教授两名华人学者入选榜单。潘建伟教授在《自然》杂志的榜单中被誉为“量子之父”。今年7月,他的团队将地球上一个光子的量子态传送到了1400千米高空轨道卫星上的一个光子上,创造了一项纪录。9月,其
同日4篇Nature 华人学者又有了哪些新发现
在今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自然》上,有四篇论文来自华人学者们的研究。这些研究涉及了哪些新知呢?我们在今日一道来看下吧。1、Wei Lü博士课题组Cryo-EM structures of the TMEM16A calcium-activated chloride channel钙离子激活、非选择性的离子通道能感知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从而产生钠离子和/或钾离子流,使细胞去极化,调控钙离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