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加拿大学者发现服用抗抑郁药可能加倍增加患痴呆症的风险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医学文献研究方法,发现位列全球处方药前列的抗抑郁药,有可能助长阿尔茨海默症和其他脑损伤痴呆症的发生。研究团队利用医学文献研究方法,对4123篇医学文章进行筛选,最后选择出

2017-03-08

西班牙学者揭示抗生素对肠道菌群及代谢影响巨大

肠道的微生态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而人类结肠则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厌氧的生物反应器。肠道存在着万亿数量级的微生物,这大大增加了宿主基因组资源。同时这些庞大的微生物生态系统为人体能量捕获、食物消化、生物活性

2017-02-28

Cancer Res:华人科学家发现经典癌基因Myc的新合作伙伴

最近,澳大利亚儿童癌症研究所的华人科学家Tao Liu带领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Cancer Research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了治疗一种神经母细胞瘤的新潜在靶点。

2017-02-22

学者找到白血病整体遗传关键基因

2017年2月2日,《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美国麻省理工大学David M. Sabatini研究员和Eric S. Lander研究员的一篇研究论文,论文报告了14种人类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细胞系的一组关键基因,这对于细胞增殖和存活所必需的

2017-02-17

我国学者对中国血流感染致病细菌携带耐多黏菌素基因mcr-1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取得重要成果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81101285)等资助下,浙江大学俞云松教授研究团队与其领导的全国临床和微生物协作网,通过对携带mcr-1基因的质粒生物信息学分析,明确了mcr-1基因的传播机制,临床资料显示mcr-1阳性菌株目前没有对感染病人的预后造成影响。

2017-02-24

韩国学者再质疑韩春雨:该技术不能编辑基因只能“沉默”基因

韩春雨的NgAgo技术深陷可重复性泥潭,韩国学者发表文章称,NgAgo能在体外切割RNA(核糖核酸),而非如韩春雨论文所称在哺乳细胞内切割DNA(脱氧核糖核酸)。 2016年11月,在《自然-生物技术》上,韩国基础科学研究所基因编辑中心金镇洙(Jin-Soo Kim)团队与另两个团队一起,发表了一篇评论通信文章,表示利用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课题组的NgAgo技术未能检测到DNA引导的基因组编

2017-01-21

Cell Metab:华人科学家发现他汀药物抗癌的潜在机制

最近一项研究表明携带BRAF V600E突变的黑色素瘤以及其他癌症能够在高脂饮食情况下生长得更快。除此之外,他汀类等降脂药物能够控制癌症的生长,即使是在正常饮食下也有效果。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Metabolism上。

2017-01-16

Nat Commun:华人科学家发现阻止乳腺癌转移的潜在药物

最近一项研究发现,得到美国FDA审批通过的一类药物或可阻止乳腺癌转移。梅奥诊所的研究人员在研究中发现关键药物靶点CDK4/6能够调节一个参与癌症转移的蛋白SNAIL,抑制CDK4/6的药物可以阻止三阴性乳腺癌的转移。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2017-01-12

JCI:华人女科学家揭示影响肝癌发生的重要信号网络

近日,来自美国哈佛牙医学院的华人科学家Yingzi Yang带领研究团队对影响肝脏肿瘤发生的信号途径网络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包括Hippo, Wnt/b-catenin和Notch等多条信号途径在内的信号网络能够通过相互作用影响肝癌的发育。该研究为肝癌治疗方法的开发提供了重要信息。

2017-01-10

剑桥学者:语言仍是全球科研交流一大障碍

尽管在当前的信息时代,学术交流已达空前便捷水平,但对于每年发布的大量科研论文和书籍等资料,语言仍会在各国学者交流时造成不小障碍。剑桥大学日前发表报告说,全球主要科研期刊大多以英语作为出版语言,但仍有不

2017-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