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特殊碳纳米材料可制成人造肌肉

科学家近日发现一种具有大象鼻子中肌肉般旋转韧性的特殊碳纳米管材料,这一发明有望在未来帮助解决纳米机器人驱动的难题。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智能聚合材料研究院的杰夫·斯宾克斯(Geoff Spinks)教授和同事们在近日出版的一期《科学》杂志上报告了他们的这项成果。 斯宾克斯教授说:“我们偶然间发现一种材料,当向其施加一定的电压时,会产生旋转运动。

2012-11-18

我国研制成功乙肝、丙肝、艾滋病病毒高灵敏血液检测用纳米材料

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免疫缺陷病毒(HIV)是引致输血传播性疾病中的主要病毒,传统的免疫检测方法因“血清转换窗口期”在30天以上,而存在感染病毒漏检的危险(漏检率高达十万分之二十)。采用超顺磁性纳米微球,可以将极低浓度的病毒核酸迅速提取出来并进行极高灵敏度的核酸检测,在病毒感染后3天以内即能检出,大大缩短血液筛查的“窗口期”,准确率接近100%,输血及血制品安全性得到显著提高。

2012-11-19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防护服等流感防控医疗器械监管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做好H7N9流感的防控工作,确保防控H7N9流感所需医疗器械的质量,现就加强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防护服、呼吸机、麻醉机、体外诊断试剂等防控H7N9流感有关医疗器械的监管工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防控H7N9流感有关医疗器械的监管工作。

2013-04-14

医疗领域人工智能的未来:医用超级计算机

据《财富》杂志报道,数据分析和移动设备是科技领域的两大热门趋势,它们正在走进医院。未来,大型计算机系统可以处理包括医学文献到病人体征在内的数据,据此判别症状。然后,医生就可以借助平板电脑或者智能手机上的智能软件掌握病情,更及时地提供相应的治疗。 数据分析和移动设备这两项高速发展的科技能够帮助诊断包括败血症和癌症在内的多种困扰人们的疾病。

2012-12-18

卫生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规范(试行)》

《“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国发〔2012〕11号)明确要求“积极推进高值医用耗材和医疗器械集中采购”。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为规范各地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卫生部等6部门研究制定了《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规范》(以下简称《工作规范》)。

2013-01-21

Nat.Mater:新材料晒一分钟太阳可发光两周

美国佐治亚大学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新材料,它在阳光下暴露一分钟后就可以发出能在黑暗中持续两周以上时间的近红外光。相关论文发表在英国《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杂志网站上。 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发明可望为医疗诊断带来革新,例如将其与纳米粒子组配在一起附着在癌细胞上,使癌细胞的转移可视化。此外它还能为军队提供“秘密”照明源,因为它的光只能通过特殊的夜视装置才能看到。

2012-11-18

人造材料自修复方面的研究获新进展

模仿生物骨骼的自修复(self-healing)过程,研究人员在纤维增强的高分子复合材料中引入通道系统,通过注入树脂对材料损伤的部位进行修复。经过修复的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可以达到损伤之前的97%。 欧洲喷气式战斗机的机身主要是由纤维增强高分子复合材料构成。这种材料较同等的金属材料相比重量更轻,强度和硬度更高;但是塑性较差。纤维增强在本质上是一个平面的机制,对于所受到的冲击无法较好地吸收和释放。

2011-08-05

Appl Phys Lett:新复合纳米材料促红外线技术一大飞跃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寻找改善红外探测器技术的方法,这种红外线检测技术对国家防御与安全系统至关重要,也越来越多地用于医疗诊断、商业应用和消费品。 期刊Applied Physics Letters上的一篇文章报道了一大前进。文章详细地报道了一项发现,即红外线光电探测通过原子水平结构内以特别模式排列的特定物质如何更有效地制造。 它通过只有几纳米厚度材料的多重超薄层正在被达成。

2012-11-19

Scientific Reports:DNA纳米材料研究新进展

DNA组装纳米材料定向引导荧光共振能量传递 5月24日,Nature集团期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刊发了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粟武研究员科研团队与英国以及美国同行合作,在DNA与其序列特异性识别分子自组装纳米材料方面的研究成果,论文题目为《吡咯-咪唑聚酰胺控制能量在三叉DNA结构中的传递方向》。

201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