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森实验室与北京北方艾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在华成立合资公司 该合作旨在促进国内研究人员更方便和快速的获取高品质小鼠模型和相关服务
美国缅因州巴港,中国北京——杰克森实验室(JAX),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非盈利性生物医学研究机构与北京北方艾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nitech)今日宣布双方已经成立了一家总部位于北京的合资公司。该合资公司的法人实体为杰克森艾特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作为杰克森实验室的控股子公司,该公司将在中国生产和销售高品质的JAX®小鼠,并将利用先进的和基因多样
意大利研究人员接受总台记者专访:去年第四季度或为新冠病毒在意潜伏期
据意大利《晚邮报》15日报道,意大利米兰国家肿瘤研究所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该研究所在去年9月采集的部分居民血液样本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抗体。这意味着,新冠病毒在意大利的传播时间远早于今年2月。17日,撰写米兰国家肿瘤研究所研究论文的主要作者之一、锡耶纳大学公共卫生学教授蒙托莫里接受了总台记者的专访,解释了在2019年第四季度,新冠病毒为何没
研究人员发表木质素与碳一原料协同利用研究综述文章
木质素是一种存在于植物体中的芳香族高聚物,由于结构较为复杂,其降解和利用较为困难。有毒碳一副产物的产生是限制木质素高效利用的另一重要因素,然而,目前聚焦此问题的研究较少。近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郑平带领的系统与合成生物技术研究团队,在Trends in Biotechnology上发表木质素与碳一原料协同利用的综述文章,提出整
科研人员发表近红外II区荧光影像技术及其生物医学应用展望文章
荧光影像技术在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红外II区荧光(1000-1700nm, NIR-II)成像技术克服了传统荧光 (400-900nm) 面临的强组织吸收、散射及自发荧光干扰,在活体成像中可实现更高的组织穿透深度和时间、空间分辨率,被视为最具潜力的下一代活体荧光影像技术。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
科研人员研制出多功能黑色生物活性陶瓷材料
生物陶瓷材料用于修复人体硬组织的历史悠久,从生物惰性材料(如氧化铝和氧化锆等)发展到既具有生物活性又可降解的生物材料(如磷酸盐和硅酸盐生物陶瓷、硅基生物玻璃等),其生理功能要求不再是简单的组织填充替代物,而是能诱导组织再生、调节细胞生长和功能分化的组织工程材料。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特定生物活性陶瓷材料具有促进软/硬组织特异性细胞再生活性的作用,被
研究人员构建出小麦属全基因组遗传变异图谱
小麦是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作物之一,它起源于新月沃地一个狭小的核心区域,一万年间,从地区性的野生植物迅速转变成为全球种植面积最广的作物之一,在多种多样的环境下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然而,小麦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粮食需求两方面同时适应的遗传机制尚不清楚,理解小麦适应性进化对气候变化条件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和稳定生产具有重要价值。10月26日,
研究人员制备出非金属基癌症诊疗试剂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王辉、林文楚等在非金属癌症诊疗一体化试剂研究中取得新进展,通过一步溶剂热法原位制备出多功能二元复合物癌症诊疗剂——石墨烯氮化碳量子点嵌入的碳纳米片(graphitic carbon nitride quantum dots embedded in carbon nanosheets,CNQD-
中美科研人员合作揭开玉米叶片面纱
记者从山东农业大学获悉,学校科研人员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攻关,利用高通量研究玉米转录因子调控位点技术、借助大规模转录因子数据重构玉米叶片基因表达调控网络。这一进展将帮助玉米基因编辑有的放矢,相关成果已于9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取得此次科研进展的研究团队,分别来自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美国康奈尔大
研究人员发表娄地青霉次生代谢产物研究成果
近日,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丁中涛教授团队在乌头属植物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方面取得新的发现,相关成果分别以“Peniroquesines A?C: Sesterterpenoids Possessing a 5?6?5?6?5-Fused Pentacyclic Ring System from Penicillium roqueforti
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BTK激酶抑制剂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健康与医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刘青松、刘静带领的药学团队,开发出针对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新一代高选择性、高活性BTK激酶抑制剂CHMFL-BTK-85。这是继CHMFL-BTK-01和CHMFL-BTK-11后,该团队在BTK激酶抑制剂研究中取得的又一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