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20年来首个小细胞肺癌新化学实体!绿叶制药合作伙伴PharmaMar创新药Lurbinectedin(Zepsyre)在美国申报上市!

2019年12月19日讯 /生物谷BIOON/ --绿叶制药(Luye Pharma)合作伙伴PharmaMar是一家在发现和开发创新型海洋衍生抗癌药方面的全球领先生物制药公司。近日,PharmaMar公司宣布,已通过加速审批程序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提交有关Lurbinectedin(Zepsyre®)的新药上市申请(NDA),治疗经

2019-12-19

EbioMedicine:科学家开发出新型计算模型 有望向癌症个体化疗法迈进一步

2019年12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Ebio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赫尔辛基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计算模型—结合重要性评分(CES,Combined Essentiality Scoring)模型,其能准确识别出癌细胞中必要的基因,从而帮助开发新型抗癌药物。图片来源:University

2019-12-09

基于水/氧循环的生物光电化学体系用于太阳能转化与存储研究获进展

太阳能作为自然界中存在最广泛的可再生能源(23,000 TW/年),如何实现其高效合理地开发利用一直是科研工作者们的研究热点。从目前发展阶段来看,对太阳能的利用主要集中在太阳能电力系统、太阳能热力系统以及太阳能燃料系统三个方面。然而,地球自转引起的区域性光源间歇问题却极大地限制了太阳能向其他能源的连续转化,使其不能满足日常生产生活中源源不断的能量需求。针对这

2019-12-08

Cell:在细胞分裂时,组蛋白化学修饰也可遗传,并在维持后代细胞身份中起关键作用

2019年11月18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不仅DNA的遗传,而且包装DNA的蛋白发生的变化的遗传在细胞增殖时维持它们的身份。这项研究揭示了在发育期间,每个细胞进行增殖而产生两个子细胞时,它们将它们的身份传递给下一代细胞。这些研究人员说,所有细胞都具有一套相同而又完整的DNA,但是每个细胞经编程后激活或沉默某些基因,从而确定它们是

2019-11-18

Dev Cell:关键蛋白的进化学见解有助于开发治疗囊性纤维化的方法

2019年11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最近在《Developmental Cell》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大约在4.5亿年前,在一种生活在海底的名叫“海鳗”的鱼类中存在最古老的离子通道蛋白同源分子,而它在人类中的同源蛋白“CFTR”在囊性纤维化患者中存在缺陷。 事实上,这种存在于海鳗中的离子通道蛋白分子与脊椎动物同源蛋白“CFTR”之间仍存在许多差异,一方面反映了转运蛋

2019-11-04

Nat Methods:计算神经网络驱动下一代“蛋白质预测技术”的诞生

2019年10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一直以来,合成生物学家一直试图通过改变自然界中存在的蛋白质,甚至是从头合成蛋白质,将其进化的途径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人工构建不同类型的蛋白,可以设计药物,感测生物信号,以及生产高价值化学品,等等。为了设计蛋白质,科学家们使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其一,在“定向进化”中,通过随机改变编码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残基的一级序列,并筛选具有所需活性的变体。

2019-10-23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北京时间10月9日下午17:45,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来自德克萨斯大学的John B. Goodenough、名城大学的Akira Yoshino和纽约州立大学的M. Stanley Whittingham因发明了锂离子电池而获得此奖。官方网址:http://www.nobelprize.org/诺贝尔奖官网报道原文:https://www.nobelprize.org/

2019-10-09

JCIM:计算提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预测精度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和识别在生物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结构生物学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直接采用实验方法确定蛋白质-蛋白质复合物结构仍然非常困难。分子对接技术是预测蛋白质-蛋白质复合物结构的有效方法。蛋白质-小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一般蛋白质受体有结合口袋,相互作用区域比较明确,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则有可能发生在两个蛋白质表面上任何区域。因此,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预测,需要对蛋白质

2019-10-10

华大智造 “超级生命计算机”DNBSEQ-T7 正式交付

2019年9月9日,由深圳华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大智造”)自主研发的超高通量基因测序仪——DNBSEQ-T7正式交付商用,首批测序仪已抵达华大基因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和微基因(WeGene)等合作伙伴的实验室。来自交付前的用户测试数据表明,T7数据表现符合预期,各项指标均表现良好。作为“全球日生产能力最强”的基因测序仪,DNBSEQ-T7自发布就拥有多个“光环”:“首个4联芯片的测序平台”

2019-09-09

化学交联质谱让结构生物学研究如虎添翼

  在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中,质谱获得的是多肽序列结构的信息;那么用质谱是否可研究大分子蛋白的结构信息?近几年来,董梦秋实验室在中国做出了多项先驱性工作,主要集中在化学交联质谱领域。在用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研究结构生物学屡创佳绩的当下,很多研究者都把样品一分为二,一份做冷冻电镜,一份做交联质谱。那么交联质谱如何让结构生物学研究如虎添翼?pLink和交联质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化学交联

2019-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