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小粒咖啡化学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咖啡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其成分和生理作用一直是各国科学家们的关注热点。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咖啡消费市场,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目光,也促进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小粒咖啡的种植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17/2018年度,云南小粒咖啡种植面积达到180万亩,年产云南小粒咖啡总量达到16.47万吨,占世界同期咖啡产量的1.7%,占我国咖啡产量的99%以上。与我国咖啡庞大的生产
IJHEH:孕期暴露于化学物质环境中并不会导致血压升高
2019年1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邻苯二甲酸盐,对羟基苯甲酸酯或双酚A可能与怀孕期间血压下降有关。这是由巴塞罗那全球卫生研究所(ISGlobal)领导的一项研究的主要结论之一,相关结果最近在《Journal of Hygiene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杂志上发表。怀孕期间的高血压疾病是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和发病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怀疑暴露
Nat Neurosci:科学家们找到了大脑标记时间的方法
2019年1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神经生物学家发现了人类大脑标记时间机制。通过对观看流行电视节目的大学生使用高功率MRI,他们能够捕捉大脑存储与事件发生时相关的信息或所谓的时间记忆的过程。该研究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研究人员确定了一个涉及这些过程的新的大脑区域网络,在人类中证
肿瘤标志物miRNA电化学检测研究取得进展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高。因此,肿瘤的早期诊断对于癌症的预防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组织自身产生,可以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生化物质,主要包括胚胎抗原、天然自身抗原、肿瘤相关的酶、激素以及癌基因等。miRNA是一类长度为18~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RNA,不仅在基因表达调控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造血等多个生物
第十二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在京揭晓
今日,中国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权威奖项,第十二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刘奕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秦成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和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宋保亮等四人荣获“杰出成就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俭获“科技成果转化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等15人获得“学者奖”。 2018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获奖者合影 今日,中国生命科学
第十二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在京揭晓
2018年12月18日,中国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权威奖项,第十二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刘奕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秦成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和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宋保亮等四人荣获“杰出成就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俭获“科技成果转化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等15人获得“学者奖”。▲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获奖者合影作为中国生命
科学家有望利用特殊的DNA标记开发出诊断所有类型癌症的新型检测技术
2018年12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种能够检测所有类型癌症的新型检测技术,这种技术基于一种特殊的DNA标记,这种DNA标记在所有类型癌症中都存在。目前这项测试还没有在人类机体中进行,在研究人员确定其是否能用于人体之前还需要进行大量的临床试验。图片来源:theconversation.com不管是乳腺癌还是肠癌,每一种类型的癌症都有其不同的遗传特性,检测其中
瑞典科学家通过代谢工程将酿酒酵母用于生产长链脂肪酸衍生化学品
脂肪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化合物,是中性脂肪、磷脂和糖脂的主要成分。脂肪酸根据碳链长度的不同又可将其分为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其碳链上的碳原子数小于6,也称作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VFA);中链脂肪酸(Midchain fatty acids,MCFA),指碳链上碳原子数为6-12的脂肪酸,
外泌体介导EphA2转移在胰腺癌中传递化学抗性
在大多数人类癌症中,耐药性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 PC)是治疗中最具挑战性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特征在于侵袭性强、早期转移和对治疗的高度抗性。患有这种致命性恶性肿瘤的患者平均5年生存率仅为4%。目前,手术切除是唯一可行的治疗方法;然而,80%-85%的PC患者被诊断为晚期疾病,这通常难以完全切除。常规使用细胞毒性治疗来治疗可切除和不可
科学家实现阿尔兹海默症淀粉样蛋白沉淀的无标记显微检测
记者日前从复旦大学获悉,一项由复旦大学、哈佛大学和美国麻省总医院的课题组合作完成的研究,首次将受激拉曼成像技术用于探测阿尔兹海默症淀粉样蛋白沉淀,这一方法也有望用于探索帕金森等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兹海默症是一种可导致痴呆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假说认为是大脑中的Aβ蛋白发生了错折叠,引起反应,最终杀死神经元,形成了淀粉样蛋白沉淀。因此,针对淀粉样蛋白沉淀的观测成为研究疾病机理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