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子刊:联合使用蓝光和植物化学物香芹酚可触发细菌特异性光毒反应,可杀死一系列耐多药细菌
2021年1月12日讯/生物谷BIOON/---耐多药细菌(multidrug-resistant, MDR)是一个紧迫的卫生保健挑战。开发抗生素的替代物是对抗耐多药细菌感染的首要任务之一。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和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报道,两种天然存在的非抗生素方式---蓝光和植物化学物香芹酚(carvacrol)---协同杀灭一系
研究构建一个单细胞取样及小RNA检测的集成式单细胞电化学检测器件
细胞是生命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基于细胞的研究是生命研究的基础。为了揭示生命活动的规律,人们在不断的探索细胞的生长与分化、代谢与繁殖、运动与通讯、衰老与凋亡、遗传与进化等生命过程中的化学本质和规律。但是,由于细胞自身特性和研究手段的限制,当下生命科学研究通常以大量细胞为研究样本,然而基于大量细胞的实验结果难以反映单细胞水平上的生命活动
第十四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在“云端”揭晓
今日,第十四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颁奖典礼成功在“云端”举办,这也是该奖项十四年历程中最特殊的一次颁奖典礼。受新冠疫情影响,本届颁奖典礼首次在线公布评选结果。上海科技大学杨海涛、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樊春海、浙江大学医学院胡海岚等3人获颁“杰出成就奖”;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瑞华获颁“科技成果转化奖”;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董佳家等16人获颁
鞘脂生物标记物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林旭研究组在PLOS 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Associations among circulating sphingolipids, β-cell function, and risk of developing type 2 diabetes: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
邀您观看2020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颁奖典礼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药明康德」微信公众号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
科学家首次实现活细胞RNA标记与无背景成像
癌细胞中mRNA水平与其编码蛋白质水平之间存在较低相关性,提示癌细胞的翻译调控显着失调,这为癌症的诊疗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杨弋、朱麟勇等教授历经7年合作研究,在荧光RNA及活细胞RNA成像领域获突破性进展。他们原创的系列高性能荧光RNA,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不同种类RNA在动物细胞内的荧光标记与无背景成像。
开发出新型CRISPR标记技术或能提高利用干细胞培养出模式细胞的准确性!
2020年12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题为“Master Regulators and Cofactors of Human Neuronal Cell Fate Specification Identified by CRISPR Gene Activation Screens”的研究报告中,
Cell子刊:中和GDF-15可减轻铂类化学药物引起的呕吐、厌食以及体重减轻
铂类药物是全球用于癌症治疗使用最广泛的的药物,众人熟知的就有顺铂、卡铂和奥沙利铂等。然而铂类药物的使用一直受到其使用后的不良反应的限制,包括恶心呕吐、厌食、体重减轻等,这些副作用的存在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治疗依从性。尽管铂类药物已经在临床使用了近50年,但对其产生的不良反应的机制仍知之甚少。近年来,有报道提出生长分化因子GDF-15在动物模型
科学家研发出新型无标记血管成像双光子显微系统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郑炜团队、北京大学教授施可彬团队合作,研制出首台短波长(520纳米)激发的双光子显微系统。该系统可用于毛细血管的高分辨率、无标记、无创活体成像,相关成果论文In vivo label-free two-photon excitation autofluorescence microscopy of micr
Cell:揭示章鱼吸盘上的化学触觉受体作用机制
2020年11月8日讯/生物谷BIOON/---几个世纪以来,章鱼一直吸引着人类的想象力。它们有八个吸盘覆盖的腕足,它们的外观本身就很独特,而它们在觅食时能用这些吸盘来触摸和品尝食物,更让它们与众不同。事实上,数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想知道章鱼的这些腕足---更具体地说,它们身上的吸盘---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这促使人们对它们的生物力学特性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