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邓子新、武维华院士等获第十届谈家桢生命科学

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武维华在清华大学荣获第十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的成就奖,同时该奖还出炉了临床医学奖、产业化奖和创新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由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每年评选一次,奖励为从事生命科学事业并作出成就的科学家、取得创新研究成果的青年学者及对生命科学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有突出贡献的人士。该奖是为了纪念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谈家桢教授而设。这位中国现代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生前

2017-11-19

深度解读诺贝尔生理医学——昼夜节律的调控机制

北京时间10月2日下午17:30,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来自缅因大学的研究者Jeffrey C. Hall, 布兰迪斯大学的研究者Michael Rosbash和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者Michael W. Young因发现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而获得此奖。地球上的生命适应了地球的自转规律,很多年以来,我们都知道,包括人类在内的很多有机生命都拥有一种特殊的内部时钟,这种时钟能够帮助他们预

2017-11-15

中源协和生命医学揭晓,施一公、乔杰等获奖

11月11日,2017第二届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颁奖典礼暨高峰论坛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大礼堂隆重举行。会议揭晓了“2017第二届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获奖者名单:牛津大学荣誉教授Andrew James McMichael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教授、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院士等13位中外科学家分别凭借其在生命医学领域所做出的杰出成果和突出贡献摘得“国际合作奖”、“成就奖”、“创新突破奖”三

2017-11-13

Andrew McMichael、乔杰、施一公领衔  2017第二届“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在京揭晓

2017年11月11日,2017第二届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颁奖典礼暨高峰论坛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大礼堂隆重举行。会议揭晓了“2017第二届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获奖者名单:牛津大学荣誉教授Andrew James McMichael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教授、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院士等13位中外科学家分别凭借其在生命医学领域所做出的杰出成果和突出贡献摘得“国际合作奖”、“成就奖”、“创新

2017-11-12

聚焦中国医学界“诺贝尔”, 第十二届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揭示中国健康产业发展新格局

(第十二届中山论坛开幕式800人主会场)编者按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与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积极引导产业聚群化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400家左右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园区。11月9-10日,第十二届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2017年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大会在中山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健康中国,湾区先行"为主题,继续为中国健康产业发展搭建多方合作平台,促进医药创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上海交

2017-11-12

冷冻电镜技术为何能获得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及其发展趋势

2017年10月4日/生物谷BIOON/---在人们的一片猜测中,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终于揭晓了!当地时间2017年10月4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给瑞士洛桑大学的Jacques Dubochet、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Joachim Frank和英国剑桥大学医学研究委员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Richard Henderson,获奖理由是“开发出冷冻电子显微镜技

2017-10-07

11项创新医疗技术角逐2017盖伦

 2017年医疗器械的“诺贝尔奖”,盖伦奖(Annul Prix Galien)奖即将在本周揭晓。这个表彰当年在生物医学科技发明做出卓越贡献,改进人类健康的奖项日前揭晓了提名。今年,基金会评委选出了11项创新医疗技术参加角逐“最佳医疗技术”奖。 这些医疗设备和器械从可完全降解的一次性止血贴到乳房3D图像系统,从急诊室手持脑损伤评估装置到唇线丰满产品,林林总总,从各个方面改善了治疗结果,促

2017-10-23

11项创新医疗技术角逐2017盖伦

 2017年医疗器械的“诺贝尔奖”,盖伦奖(Annul Prix Galien)奖即将在本周揭晓。这个表彰当年在生物医学科技发明做出卓越贡献,改进人类健康的奖项日前揭晓了提名。今年,基金会评委选出了11项创新医疗技术参加角逐“最佳医疗技术”奖。 这些医疗设备和器械从可完全降解的一次性止血贴到乳房3D图像系统,从急诊室手持脑损伤评估装置到唇线丰满产品,林林总总,从各个方面改善了治疗结果,促

2017-10-23

揭示血细胞释放化学信号S1P机制

图片来自Long N. Nguyen。2017年10月25日/生物谷BIOON/---血源性化学信号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 S1P)是由血细胞释放出来的,用于调节免疫功能和血管功能。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S1P是如何释放到血液循环中的知之甚少。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报道,他们在血细胞中发现了这种通路。他们的发现对治疗各种免疫疾病和血管

2017-10-25

热门有望带来首个耐力增强药物

每天,我们都能听到“久坐等于慢性自杀”这样的研究结论,读到关于运动带来健康益处的故事。的确,运动能预防糖尿病,心脏病和其他影响老年人的慢性病。研究已经证实每天至少 30 分钟的运动能够降某些类型的癌症(乳腺癌,结直肠癌等)风险。运动主要有 4 种类型,耐力,力量,平衡和灵活性。其中又以耐力或有氧活动最为重要,因为它可以增加呼吸和心律。耐力运动确实很棒。但是如果你不能进行耐力训练,不管是因为主观原因

2017-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