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揭示细胞微管结构对于维持细胞功能及疾病发生的重要

一项来自美国圣母大学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亚细胞网络对于细胞功能和个体疾病发生的重要性,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PNAS上。

2014-02-09

JBC:蛋白酶体ATPase蛋白功能性研究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的Philip Coffino等人研究发现,蛋白酶体ATPase蛋白不同的同源亚型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相关论文发表在4月5日的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蛋白酶体(proteasomes) 是在真核生物和古菌中普遍存在的,在一些原核生物中也存在的一种巨型蛋白质复合物。在真核生物中,蛋白酶体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2012-11-18

Biomaterials:科学家成功构建功能性神经-肌肉结构

2013年9月26日讯 /生物谷BIOON/--工业机器人能够做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机器人的控制系统也是非常的复杂,非常依赖于负反馈的电力系统。基于人工肌肉技术的发展,机器人设计建造有望变得更简单。为了建造整体性的仿生系统,科学家试图建造基于真正神经和肌肉的仪器。 目前常用的方法都是在平的介质上,只能建造2D组织系统。东京科学家近日将神经干细胞种植到骨骼肌上,建立了可自由支配的肌肉系统。

2013-09-27

Nat & Nat Biotechnol:全基因组及转录组测序揭示人类机体功能性的遗传突变

2013年9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Nature和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两篇研究报道中,来自瑞士日内瓦大学等处的研究者通过研究绘制出了不同人群之间的遗传性差异,同时该项研究也为在RNA水平上将人类基因组和基因活性联系起来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2013-09-17

Neuron:斑马鱼发育期视网膜兴奋突触功能的长时程增强

Neuron杂志于8月9日发表了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杜久林研究组题为“斑马鱼发育期视网膜兴奋性突触功能的长时程增强”的研究论文。该工作通过运用在体研究方法,首次发现了视网膜突触功能在发育时期具有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的能力。该工作主要由博士生魏宏平等在杜久林研究员的指导下完成。

2012-11-18

Nat Immunol:首次揭示一种新的炎蛋白NLRC3的功能

北卡罗来纳大学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科学家小组在一项新研究中描述了一种之前不了解的蛋白的功能:它能够显著性地影响炎症。 NLR蛋白家族中的大多数成员起着炎症促进物的作用。然而,研究人员报道,一种新鉴定出的NLR蛋白,即NLRC3,能够抑制一种由蛋白NF-Kappa B控制的主要炎性通路。NF-Kappa B激活长期以来就与炎症和促进癌症产生相关联。

2012-11-18

Science:同期两篇文章揭示G蛋白偶联受体结构与功能研究突破进展

3月21日,美国《科学》杂志(Science)同期发表两篇在线文章,介绍了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课题组、蒋华良课题组、美国Scripps研究所Ray Stevens课题组、北卡罗那大学(UNC -Chapel Hill)Bryan Roth课题组的联合研究成果。该项研究成功解析了五羟色胺受体1B及2B的两个亚型晶体结构,从而突破了长期以来五羟色胺受体家族结构与功能研究的困境。

2013-03-24

NRR:强制运动疗法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脑功能重组

强制性运动疗法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脑功能重组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以屈肌痉挛为主而下肢是以伸肌痉挛为主,运动模式并不相同。强制性运动疗法是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康复的一种新技术,有关下肢康复的研究报道较少。

2012-12-13

EP:伴左室收缩功能减低的无器质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的心电图及心电生理特征

室性早搏在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十分常见,已有报道表明频发的室性早搏与左室功能减退及左室扩大相关,而这些改变可在对室性早搏进行射频消融后完全逆转。室性早搏导致的左室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钙离子稳态的异常、氧消耗增加及左心室收缩不同步。室性早搏相关的左室功能障碍也可发生在疤痕性室早的患者,这进一步减低了左心室功能。

2012-12-27

PLoS Med:早期的肝功能改变或可预测致命的机体感染

2012年11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德国耶拿大学医院的研究者揭示,通过新型技术检测到的早期肝功能改变可以帮助研究者识别急性感染(败血症的发生),这对于开发新型的疾病疗法可以提供重要的指导建议。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PLoS Medicine上。 几乎一半的严重败血症的病人会由于突发状况而死亡,由于其诊断太晚而不能及时对病人施救。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