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华Kisqali获欧盟CHMP推荐,成首个一线治疗绝经前中后的CDK4/6抑制剂
2018年11月19日/生物谷BIOON/--瑞士制药巨头诺华(Novartis)新型乳腺癌靶向药物Kisqali(ribociclib)近日在欧盟监管方面传来喜讯。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已发布积极意见,推荐批准扩大Kisqali的适应症。具体而言,CHMP建议批准Kisqali联合氟维司群(fulvestrant )作为初始内分泌疗法用于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
研究发现千年前四株菌导致中国今天结核病疫情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高谦教授带领柳清云博士后,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控制中心赵雁林副主任以及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Caitlin S. Pepperell教授等合作,对中国31个省76个研究现场来源的4578株结核菌株进行基因分型和测序,并整合51个国家地区的15591株结核菌基因组数据进行遗传分析,发现造成中国今天结核病疫情病高负担的根源是千年前的4个“祖先菌株”,并非是近几十年人口数量
ADC药物进行中国申报的临床前安评考虑点
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s)是将具有靶向性质的抗体和强细胞毒性的药物偶联而成的一种新型抗肿瘤药物,由重组单克隆抗体(mAbs)、共价连接的细胞毒素和之间的连接子组成。ADC兼具小分子药物强大的杀伤力和纯单抗高度的靶向性,因而成为肿瘤靶向治疗的研究和发展热点。自2001年首例ADC药物经FDA批准上市以来,目前已经有4个ADC药物
我国科学家从结构上揭示酵母核糖核酸酶P加工tRNA前体机制
2018年11月13日/生物谷BIOON/---作为一种通用酶,核糖核酸酶P(RNase P)是一种通用核酶,已在生命的三个王国中发现。它加工tRNA前体(pre-tRNA)的5'端。RNase P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复合物,由单个具有催化能力的RNA组分和可变数量的蛋白组成。与仅含有一种小蛋白辅因子的细菌RNase P不同的是,古细菌RNase P和真核生物细胞核中的RNase P已进化出相当复杂的
Science:著名华人学者庄小威再发力作,构建出下丘脑视前区的细胞空间图谱
2018年11月6日/生物谷BIOON/---科学家们早就意识到为了研究大脑,就必须了解组成大脑的细胞。如果获取一块大脑组织,研究组织中细胞表达的基因,这可发现大脑组织中存在多少种细胞类型,但是这仍然会留下一大大问题:为了研究这些细胞表达的基因,需要将它们从大脑组织中脱离下来,然而,这会丢失宝贵的信息---它们是如何在组织中组装在一起的。因此,如果人们想要真正地理解大脑,就需要了解大脑中的细胞所在
任进研究员:新型抗体药物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面临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上海2018年11月01日讯 /生物谷BIOON/ --10月26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8生物大分子药物论坛隆重召开。中科院 2000 年“百人计划”入选者,承担上海药物所“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的建设和毒理学研究任务,现任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安全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博导的任进研究员给我们讲述了新型抗体药物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面临的问题和应对策略。任进研究员承担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
研究解析大脑皮层神经元信息的读码机制
9月20日,《神经元》期刊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中科院灵长类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空间感知课题组的题为《通过结合决策信号的测量与微电流刺激的干扰两种方法来解析大脑神经元信息的读码机制》的研究论文。在该研究工作中,科研人员在清醒猕猴执行空间运动方向辨别任务的同时,记录了大脑皮层中上颞叶内侧皮层、中颞叶皮层和腹顶内皮层三个脑区的神经元反应,通过数学方法分离了这
将人干细胞植入到人造小鼠卵巢中产生人卵子前体细胞
2018年9月22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多家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人类干细胞成功地在人工小鼠卵巢内部产生了人卵原细胞(oogonia)。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9月20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Generation of human oogonia from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n vitro”。在这篇
Neuroimage:大麻使用者大脑皮层存在过度激活
2018年9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BrainHealth中心最近的研究表明,与非使用者相比,大麻使用者在大脑休息状态下的大脑皮层活跃水平相对较高。该研究的主要作者,脑保健中心的研究科学家Shikha Prashad博士说,由此产生的“吵闹的大脑”可能会损害大脑活动并破坏认知过程。“这项研究是第一个描述全球皮层活跃性以及大麻使用者休息期间的半球间和半球内功能连接
新型体温响应智能水凝胶产品通过临床试验前研究
生物医用材料是21世纪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是现代临床医学的重要物质基础。可注射温度感应智能生物材料体系给传统医学带来革新,具备微创植入、智能给药等优势;临床使用便捷、治疗更有效,经济和社会效益显着。在863计划“再生医学前沿技术与应用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下,我国科学家对引导组织再生的新型体温响应智能水凝胶进行了系列研究,并取得重要进展。苏州大学附属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