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MIT研究长期记忆神经回路,海马体和新皮层记忆同时产生

MIT 4月6日在 Science 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对基于记忆过程的神经回路进行了研究,首次揭示出记忆在海马体和新(大脑)皮层中的长期储存是同时形成的,而在到达成熟状态之前,这一长期记忆会保持长达两周的“沉默”。最早的标准模型提出,短期记忆最初只形成并存储在海马体中,然后逐渐转移到新皮层长期储存并从海马体中消失。最新的研究结果可能会对这一模式做出修正。

2017-04-11

Cerebral Cortex:复旦大学张嘉漪课题组用无皮层鼠发现视觉环路发育的新机制

2017年3月10日,国际SCI神经科学期刊《Cerebral Cortex》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张嘉漪课题组题为“Reciprocal connections between cortex and thalamus contribute to retinal axon targeting to dorsal 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

2017-04-01

ASH 2016:艾伯维突破性抗癌药Imbruvica治疗复发/难治边缘区淋巴瘤(MZL)总缓解率达48%

Imbruvica是一款突破性抗癌药,已获批多个适应症,年销售峰值有望突破50亿美元。

2016-12-15

老虎:边缘上的一个物种

人类活动大大降低了老虎的历史范围。辅助相互隔离的种群杂交可以提高遗传多样性与健康。老虎通常被描绘成强大的食肉动物然而,占主导地位的他们的环境,他们的数字已经急剧下降了几年。从历史上看,老虎在南洋的大部

2016-11-02

FDA受理强生/艾伯维突破性抗癌药Imbruvica治疗边缘区淋巴瘤(MZL)的上市申请

Imbruvica是一款突破性抗癌药,已获批多个适应症,年销售峰值有望突破50亿美元。

2016-09-28

我国科学家发现海洛因成瘾可改变大脑皮层可塑性

6.26 国际禁毒日又要到了,我们都知道毒品成瘾难以戒除。成瘾的过程被认为是毒品“绑架”了大脑内正常奖赏活动区域(如多巴胺释放)以对成瘾行为进行强化,如同“黑暗学习”。

2016-06-19

生境边缘破坏更易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捷克布拉格查理大学和耶鲁大学的联合课题组近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认为,当生物的栖息地从外围向内被破坏时,和栖息地从中心区域向外部被破坏相比而言,更多的物种会灭绝。了解栖息地被破坏的形状,和物种灭绝速率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全球的生态保护工作。

2015-11-23

PNAS:灵长类动物初级视觉皮层有更高密度神经元

1980年,一个研究认为,在灵长类动物的大脑视觉皮层中,每平方毫米的区域的神经元数量比非灵长动物大脑视觉皮层要多2.5倍。然而这个研究一直都存在着争议。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者们利用更现代、先进的方法重复了这个实验。他们结果确认了之前的研究,并认为更高密度的神经元可以让灵长类的视觉皮层可以计算更加复杂的视觉图像,进而可以拥有更敏锐的视觉。

2015-07-02

科学家发现太阳系边缘出现巨大能量带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个新理论说,太阳系边缘形成一个巨大粒子带,而这个神秘地带就像船被强大海浪困在码头里。美国宇航局的星际边界探测器(IBEX)最先发现这个奇怪现象。这个理论称,带电离子和强大磁场相互作用时产生这一现象。 支持这一理论的研究人员表示,它可能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太阳系边缘的边界地带——太阳圈和宇宙其他空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2015-03-26

会将胎儿至于死亡边缘

近日,来自瑞典的研究人员在国际著名医学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刊登了他们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怀孕前接受过肥胖症治疗手术的孕妇在妊娠糖尿病,胎儿生长和发育以及胎儿死亡数目等方面与未进行过手术的孕妇存在差异。这项成果为我们了解肥胖症手术对孕妇的影响提供了重要启示。

2015-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