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揭示动物社交欲望的神经机制

 10月22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岩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Social attraction in Drosophila is regulated by the mushroom body and serotonergic system的研究论文,研究以果蝇为模型,建立新的社交亲和行为范式,以此量化动物

2020-10-27

研究揭示土壤动物与丛枝菌根真菌相互作用促进植物生长

 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复杂多样,包括从植物病原菌到共生菌等功能多样的物种。共生菌中的丛枝菌根真菌(AMF)可帮助植物获取生长所需的磷素(P)。虽然已揭示植物宿主和非生物因素与AMF群落的联系,但是对于较高营养级的土壤动物(原生生物和线虫)如何通过捕食作用影响AMF群落结构和功能尚不清楚,难以建立有效的线虫定向调控措施,提升植物生产力和养分利用率。中国科

2020-11-01

通过现生两栖爬行动物区系演化历史揭示喜马拉雅山脉隆升过程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车静团队基于对喜马拉雅地区的长期考察研究,重建该地区现生大部分两栖爬行动物类群的时空演化动态历史,探讨喜马拉雅山脉隆升及南亚季风发育等重要地质历史事件的假说,揭示这些事件对生物分化、迁移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以Herpetological Phylogeographic Analyses Support a Mioce

2020-11-04

中性粒细胞如何增强机体对呼吸道合病毒的易感性?

2020年10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鼻腔和咽喉中拥有更多抵御细菌的免疫细胞或能帮助解释为何某些人裙更易于感染呼吸道病毒,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题为“Neutrophilic inflammation in the respiratory mucosa predisposes to RSV infection“的研究报告中,

2020-10-21

呼吸道合病毒(RSV)疫苗!GSK母体疫苗和老年人疫苗临床研究:迅速诱导强大的免疫力!

GSK正在为不同人群量身定制不同的RSV疫苗(3款)。

2020-10-23

研究揭示RNA甲基化修饰调控哺乳动物精原干细胞微环境维持机制

 近期,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杨其恩课题组以小鼠为模型,揭示RNA甲基化修饰调控哺乳动物精原干细胞微环境维持的新机制。成体干细胞命运决定受到特殊微环境调控,在大多数组织中,微环境的形成和维持机制并不明确。精原干细胞是一类经典的成体干细胞,是哺乳动物精子发生的基础。精原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间的精准平衡依赖于体细胞信号,尤其是支持细胞分泌的

2020-10-20

研究发现深海热液甲壳动物趋同进化的表型及分子证据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李富花研究组在Molecular Ecology上,在线发表题为Adaptation and molecular evidence for convergence in decapod crustaceans to deep-sea hydrothermal vent environment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

2020-10-16

研究发现细菌内生物矿化可形成磁性纳米化石

 1963年,意大利学者Bellini首次在淡水中发现磁敏感细菌,并发表研究成果,但未引起关注。1975年,一位美国微生物学博士在研究海底污泥中螺旋菌时,意外发现这一类能够沿外加磁场游泳,在细胞内合成链状排列的纳米级四氧化三铁晶体颗粒的微生物,将其命名为趋磁细菌,引发科学家关注,拉开趋磁细菌研究序幕。1986年,美国和德国的两个研究小组在海洋沉积物

2020-10-11

多种哺乳动物更易于被SARS-CoV-2感染 而鱼类、鸟类和爬行动物则不易被感染!

2020年10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模拟病毒感染不同动物细胞的机制后发现,很多动物或许对SARS-CoV-2都较为易感,SARS-CoV-2是引发COVID-19的病毒。文章中,研究者发现证据表明,26种经常与人类接触的动物或许更

2020-10-12

Science子刊:临床前动物实验表明源自Vδ2-T细胞的外泌体可高效控制EBV相关肿瘤,诱导T细胞抗肿瘤免疫反应

2020年10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香港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人员报道源自Vδ2-T细胞的外泌体(下称Vδ2-T-Exos)可以有效控制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相关肿瘤,并诱导T细胞抗肿瘤免疫反应。针对Vδ2-T-Exos的这些突破性新发现为开发针对EBV相关肿瘤的新疗法提供了新见解。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S

20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