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Materials》有关ctDNA甲基化标志物早期诊断和预测肝癌预后的研究
不容错过的会议推荐:2018(第四届)新型生物标志物发现与应用研讨会 2017年10月9日,我中心徐瑞华教授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Kang Zhang(张康)教授一同领导的中美科学家团队在国际学术权威刊物自然出版集团旗下《Nature Materials》杂志(影响因子39.737)在线发表了题为“Circulating tumour DNA methylation markers
研究揭示TIN2复合物参与端粒保护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勇研究组、美国耶鲁大学Sandy Chang、上海交通大学雷鸣研究组合作,最新研究成果以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analyses of the mammalian TIN2-TPP1-TRF2 telomeric complex为题,发表在Cell Research上,研究揭示了TIN
高敏血清标志物检测助力甲状腺癌疾病管理——国内首部《甲状腺癌血清标志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解读
随着血清学检测性能的不断提升,血清标志物检测在甲状腺癌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日益凸显。但现阶段,国内不同医疗机构的甲状腺癌临床诊疗模式和疾病管理方法、尤其是在血清标志物的临床应用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鉴于此,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了《甲状腺癌血清标志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旨在帮助和推进各相关临床机构及专业人员在甲状腺癌临床诊疗和长期管理方面的规范化建设,合理应用甲状
精子RNA或可以成为健康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2017年12月4日/生物谷BIOON/---根据最近来自Wayne州立大学的研究者们做出的最新研究成果,人类的精子或许具有预测新生儿未来健康水平的能力。在最近发表在《Systems Biology in Reproductive Medicine》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作者等人证明了精子的RNA可以作为预测健康水平的生物标志物。该文章的作者是来自Wayne州立大学的教授Stephen A. Kra
研究发现3个新肺癌生物标志物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近50年来许多国家都报道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增高,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女性发病率占第二位。达特茅斯学院的研究人员用新证据巩固了基因与吸烟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了吸烟对肺癌病因的重要影响。在本期出版的《Carcinogenesis》中,研究小组报道了三个新的容易使人患病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
生物标志物在肺癌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生物标志物(Biomarker)是指可以标记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及亚细胞结构或功能的改变或可能发生的改变的生化指标,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生物标志物可用于疾病诊断、判断疾病分期或者用来评价新药或新疗法在目标人群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癌症的个性化治疗有赖于通过特定肿瘤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来确定患者的具体亚型。相比于通用型治疗方案,生物标志物驱动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优势,目前已成为药物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Nucleic Acids Research:研究揭示酿酒酵母源Shu复合物在DNA同源重组过程中发挥生物学功能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丁建平研究组的研究成果,以Structural basis for the functional role of the Shu complex in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为题,在线发表在《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该研究揭示了Shu复合物在DNA同源重组过程中发
研究揭示调控油棕合成次生代谢物吸引象鼻虫授粉行为的分子机制
现代农业的集约化经营以及农药等化学试剂的大量使用,致使蜜蜂等多数授粉昆虫逐渐减少。这些昆虫给作物授粉,如果它们消失,大部分食物也会消失。油棕(Elaeis guineensis)属多年生单子叶植物,原来高度依赖于人工授粉和风媒,授粉效果差,产量低。自上世纪80年代,东南亚国家从非洲引种一种授粉昆虫——象鼻虫(Elaeidobius kamerunicus)后,提高了生产率,节约了劳动力
Nat Commun:科学家鉴别出能早期预测阿尔兹海默病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2017年11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来自Sanford Burnham Prebys医学发现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一种关键肽类或能帮助进行阿尔兹海默病(AD)的早期诊断,相关研究结果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该研究或能帮助研究人员开发新方法将药物引入患者大脑来治疗多种疾病,比如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疾病、中风和胶质母细胞瘤等。图片摘
JAMA Psych:炎性生物标志物或会影响个体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
2017年11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AMA Psychiatr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巴西佩洛塔斯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特殊的炎性生物标志物或能影响个体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而C反应蛋白(CRP)所产生的保护效应或许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直接相关。图片来源:medicalxpress.com文章中,研究者Fernando P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