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 Adv:破解HIV疫苗30年开发困境!科学家开发出真正意义上的新型HIV疫苗!

2018年12月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克服此前HIV疫苗开发的技术障碍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HIV候选疫苗,在动物实验中这种新型疫苗能刺激动物机体产生一种强大的抗HIV抗体反应;研究者表示,这种新型疫苗策略的开发基于HIV的包膜蛋白Env,此前研究人员很难利用Env蛋白开发刺激机体出现特

2018-12-01

两篇PLoS Med:为何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女性会选择剖腹产的分娩方式?

2018年10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Medicine上的两篇研究报告中,来自中国昆山杜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孕妇更倾向于选择剖腹产(cesarean section,CS)作为孕晚期的分娩方式,研究者表示,孕妇对顺产(阴道生产)的恐惧、对后期护理质量的担忧常常会促进她们将剖腹产作为最佳的分娩方式。图片来源:CC

2018-10-20

疫苗企业的唯一选择:走出轻研发的信任困境

小编推荐会议:2018新型疫苗论坛“安比”登陆上海以来,天色暗淡狂风大作,在这样的自然之力下,万物灵长的人类才能显示出真正的渺小。而在疫苗领域,却遭受真正的天罚,而这天恰恰又是我们自己。长生生物(002680.SZ)开始迎接他第六个跌停和将来甚至退市的惩罚。整个行业的暗疮就此揭开,纵观整个医药上市板块,重销售轻研发已经成信任判断的标志。 整体A股医药企业2017年销售费用1772亿,研发

2018-07-25

Science:我们能够解决农药抗药性的社会困境吗?

2018年5月22日/生物谷BIOON/---为了减缓杂草和害虫对除草剂和杀虫剂产生抗药性的进化进程,政策制定者应当为针对几种有前景的未经测试的减缓害虫进化的方法开展的大规模的景观水平(landscape-level)的研究提供资源。鉴于新的基因组和技术创新可用于比较阻止杂草和昆虫产生抗药性的策略的效果,这些景观水平的研究如今变得更加可行。这就是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针对杀虫剂抗药性在Scienc

2018-05-22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何影响?

2018年5月17日讯 /生物谷BIOON /——在一项最近发表在《Acta Obstetricia et Gynecologica Scandinavica》上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在孕期同时进行饮食咨询和每周两次得运动课程会稍微延长分娩的第一阶段,但是在分娩期间没有其他影响。和运动程度最低的女性相比,运动程度高的女性(每天中到强度运动时间大于35分钟)急行剖腹手术的风险有所降低。图片来源:CC

2018-05-17

Scientific Reports:分娩时使用抗生素会破坏新生儿肠道共生菌群

2017年12月1日/生物谷BIOON/---根据最近由曼彻斯特大学研究者们做出的一项成果,在女性分娩的时候使用抗B型链球菌(BGS)抗生素治疗会导致婴儿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发育受阻。这项研究表明,使用抗GBS抗生素对早期时候婴儿体内的肠道菌群发育存在严重的影响,而且随着使用抗生素时间的增加,这一效应更加明显。(图片来源:A. Nobbs)虽然抗生素对婴儿肠道微生物的早期发育存在影响,但这一效应在12

2017-12-01

中国麻醉师缺口30万 专家:无痛分娩不能只靠麻醉师

最近榆林产妇坠楼事件引发公众对“无痛分娩”的高度关注。我国麻醉师缺口达30万,短期很难大幅提升无痛分娩率,多位妇产科专家表示,减少产妇生产时的痛苦,并非只有依赖麻醉师硬膜外注射麻醉药一种途径,亲人陪伴、“导乐分娩”等同样可以减轻产妇的痛苦。作为缓解生产疼痛的技术,无痛分娩技术已经存在超过70年,并早已在欧美普及,而在我国却只有短短的16年历史。公开资料显示,在欧美国家,无痛分娩的比例高达80%以上

2017-10-06

科学家成功破解HIV疫苗开发困境

2017年9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个国际研究小组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或能帮助研究人员克服在开发抵御HIV疫苗上所遇到的障碍,其能够促进机体产生特殊免疫细胞,并在机体循环过程中保持足够长的时间来应对HIV引发的感染。早在2009年,研究人员在泰国进行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他们所开发的抵御HIV的实验性疫苗能够降低人类高达31%的HIV感染率,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疫苗

2017-09-20

无痛分娩难推广 麻醉师不足、费用偏高等都是问题

在美国,无痛分娩实施的比例大概为85%,英国是98%,加拿大是86%,而我国实施无痛分娩的比例不超过10%。

2017-09-15

中国的远程医疗困境

一、定价困境目前中国的远程医疗服务有两种定价办法。一种是远程会诊,这并不是新鲜事物,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主要针对偏远地区的疑难杂症、急症和大病。会诊的费用很高,比如说浙大一院远程医疗门诊会诊费280元/次,

2017-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