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使用冷冻电镜揭示DNA修复过程的关键

  由格拉斯哥大学牵头,研究人员基于苏格兰大分子成像中心(SCMI)收集的数据和模型,使用冷冻电镜(CryoEM)进行研究揭示了DNA修复过程的关键见解,研究发表在《自然结构生物学》上。这项研究着眼于一种有毒的DNA损伤类型,称为链间交联,通常通过单分子泛素(人类和动植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蛋白质)与每个受影响的DNA链连接而引发修复。为了完

2021-04-18

Neuron︱Leica高压冷冻颠覆脑片突触研究

 Flash and Freeze神经科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是:突触的结构和功能特性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电生理学已经阐明了突触的传导机制,而电子显微镜(EM)使人们对突触的形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将突触生理学和超微结构联系起来的方法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期,目的在于获得突触传递的图像,即从电镜拍摄的静态图片中捕捉动态过程。其中一种被称为“闪

2021-04-06

辉瑞/BioNTech 疫苗获FDA批准可在正常冷冻温度下保存2周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宣布,批准辉瑞/BioNTech mRNA疫苗(商品名:Comirnaty )在常规药品冷冻箱温度下(-25℃至-15℃)运输和储存2周时间。以作为在超低温(-80℃至-60℃)冰箱中储存的替代或补充。Comirnaty 是基于BioNTech专有mRNA技术,由辉瑞和BioNTech 共同开发

2021-03-01

深圳先进院在冷冻电镜技术领域新突破

 近日,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中心袁曙光课题组与德国马普生物物理所合作,利用真实细胞膜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血清素受体5-HT3离子通道的高分率三维精细结构,并通过生物计算系统阐述了其信号转导的分子原理。张盈怡博士和Patricia M. Dijkman 为共同一作,袁曙光研究员和Mikhail Kudryashev研究

2021-02-18

中南医院破解直肠脱垂患者式选择难题

  国际权威外科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近日发表了中南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钱群教授、江从庆教授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课题组在国际上首创腹腔镜引导直肠脱垂经会阴手术,成功解决了5cm直肠脱垂患者或者手术后出现轻度复发患者的术式选择难题。论文题目为“Role of laparoscopic imple

2021-02-20

Nature Methods Reviews Primers创刊号发表“DNA折纸”领域引导性综述

近日,应Nature系列新上线期刊Nature Methods Reviews Primers邀请,上海交通大学樊春海院士领衔组织了DNA纳米技术领域多个国家的知名学者,包括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Hao Yan、耶鲁大学教授Chenxiang Lin,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Friedrich C. Simmel、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教授Barbara Sac

2021-02-21

eLife:研究发现破坏MYC与HCF-1的互作可消融肿瘤

  MYC癌蛋白是大多数人类癌症的主要驱动力,每年造成近三分之一癌症相关的死亡。其能够同时充当转录激活因子和阻遏因子,通过与其他辅助因子互作结合,调节细胞周期和凋亡,蛋白质合成与代谢,基因组稳定性和血管生成。由于当前的治疗和研究手段中难以靶标MYC,因此抑制其他蛋白质与MYC的互相作用被认为是当前新的抗癌疗法发展的方向。近日,来自美国范德

2021-02-04

研究解析糖皮质激素与GPR97和Go蛋白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徐华强团队与山东大学教授孙金鹏团队、浙江大学教授张岩团队等首次解析了糖皮质激素与其膜受体GPR97和Go蛋白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这也是国际上首次解析的黏附类GPCR与配体和G蛋白复合物的高分辨率结构。相关研究成果以Structures of glucocorticoid-bound adhe

2021-01-08

冷冻电镜技术研究成果新进展!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近期科学家们在冷冻电镜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分享给大家!【1】Cell Discov:揭示人源DNA复制起始复合物ORC的冷冻电镜结构doi:10.1038/s41421-020-00232-32020年11月24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宁研究组在Cell Discovery杂志发表题为“Structural insight into t

2020-12-30

Nature:中国科学家揭示特殊NSD蛋白家族与核小体复合体之间的低温冷冻电镜结构 有望帮助开发多种人类癌症的新型靶向性疗法

2021年1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细胞核受体结合SET结构域家族蛋白(NSD)与多种人类癌症密切相关,然而其背后的分子机制目前研究人员还并不清楚。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中国南方科技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深入研究并分析了NSD2和NSD3与核小体复合体的低温冷冻电镜结构,这或为NSD2和NSD3基于核小体的识别以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