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称体内植入钛合金仍存被腐蚀风险

在各种植入人体的医疗设备中,由钛合金制成的设备一向被认为较安全,但英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钛合金设备植入体内后,仍可能存在被腐蚀风险,并且会引起发炎。 英国伯明翰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表报告说,他们对一些患者进行了相关调查,这些患者的耳部都植入了由钛合金制成的骨锚式助听器。研究人员发现,在植入设备周围的软组织中散布着一些钛微粒,这些部位往往出现发炎症状。

2012-07-31

高校新研究:模拟光合作用制造氢能源

英国多所知名高校日前启动了一项新研究计划,通过模拟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将太阳光转化为可利用的氢能源。 该项目首席研究员、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科学家茹莱亚·比特表示,研究人员将利用合成生物技术,把微型太阳能板与微生物绑定,建立起人工模拟的光合系统,从而将吸收的太阳光转化为氢和氧。 比特说:“人工光合系统将能捕获太阳光,制造生产出‘无碳’新能源——氢,这一能源可应用在新能源汽车和发电等领域。

2013-01-25

Science:研究人员证实DICER蛋白新作用——解救错误转录终止

基因表达,即生物体的DNA转录成为可利用的产物,需要通过启动子或一个外部的触发信号来激活。 英国研究人员一项针对拟南芥的研究表明,转录阶段后期也很重要。该发现可能同样适用于其他生物,包括人类。该论文发表在3月30日出版的Science杂志上。 转录终止是转录的最后阶段。成功的转录终止取决于将DNA的正确区段转录为RNA,并包含特定长度的尾巴。

2012-11-18

:钟鸿等研究蛋白质翻译后脂修饰分析方法获进展

近期来自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蛋白质翻译后脂修饰的新型质谱分析方法学研究上取得重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旗下的子刊《自然—实验手册》(Nature Protocols)杂志上。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钟鸿英教授为这篇文章的通讯作者。

2011-09-15

PLoS NTDs:开发的治疗昏睡病药物副作用小

英国研究人员近日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一种治疗非洲昏睡病的新药。动物实验显示,这种新药与目前常用的药物相比没有严重的毒副作用。 非洲昏睡病是非洲锥虫病的俗称,由采采蝇(舌蝇属)传播。这种昆虫叮咬人时,会将携带的锥体寄生虫注入人体内,感染患者大脑,使其出现嗜睡症状,若不及时治疗会有生命危险。但是目前常用的治疗药物美拉砷醇因为含砷,具有严重的毒副作用,患者使用后死亡率达5%。

2012-11-18

PNAS:等RNA剪接调控研究获进展

近日,PNAS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冯英研究组的最新研究进展:“Far upstream element-binding protein 1 and RNA secondary structure both mediate second-step splicing repression”。

2013-07-25

ACS Nano:开发纳米细胞传感器 可对细胞进行监测

近日,英国爱丁堡大研究人员在ACS Nano发表论文说,他们最新开发出一种非常微小的纳米细胞探测器,它可以放入细胞内部,监测细胞是否正常发挥生理功能。这种探测器可用于帮助诊断疾病和测试药物效果。 这种探测器是在微小的金元素粒子上添加了一些特殊分子制成,直径只有130纳米。

2012-11-19

:干细胞与肝脏修复和再生

生物谷BIOONNEWS讯 我国是一个肝病大国,除慢性乙肝感染者9300万外,还有丙肝、脂肪肝、免疫肝、药物肝等。估计大约平均每6-7个人就有一个慢性肝病患者。这中间会有一部分人由于各种原因由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最后成为终末期肝病。而终末期肝病的临床治疗中,肝移植被认为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由于供肝缺乏,只有约万分之一的患者能够获得肝移植治疗。

2012-04-26

中美合成生物学研讨会在沪召开

为期三天的中英美三国六院(科学院和工程院)合成生物学系列研讨会第二届会议今天在上海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共同主办,主题为合成生物学的使能技术(The Enabling Technology of Synthetic Biology),主要研讨合成生物学的技术创新与集成,以促进其对科学研究的推动和工程技术及其应用能力的提升。

201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