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实验性抗病毒药物或有望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2020年2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中国抗击冠状病毒感染爆发之际,研究人员将在中国进行一项临床试验,来测试一种实验性的抗病毒药物抵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有效性和潜力。图片来源:medicalxpress.com药物瑞德西韦(Remdesivir)能用来帮助治疗诸如埃博拉和SRAS等传染性疾病,近日,来自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的研究人员将会分析该药物是

2020-02-06

管轶团队从穿山甲中发现新冠相关冠状病毒

 新冠病毒的溯源研究得出最新成果。当地时间2月18日,预印本网站bioRxiv(未经同行评议)发表论文“中国南方马来穿山甲2019-nCoV相关冠状病毒的鉴定”,通讯作者为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新发传染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管轶教授、广西医科大学胡艳玲教授。管轶现为香港大学新发传染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以及流感研究中心主任。2003年“非典”时期,管轶团队

2020-02-21

科学家在寻求冠状病毒疫苗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020年2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 /--昆士兰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在快速研发一种针对冠状病毒COVID-19的疫苗的过程中达到了一个关键的里程碑。在短短三周内,研究小组已经在实验室中创造了他们的第一个候选疫苗,并将在正式的临床前测试前立即进入进一步的开发。图片来源:https://cn.bing.com这项概念验证的里程碑是在该项目于1月24日作为流

2020-02-22

阻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新思路:揭示病毒是如何从动物传播给人类的?

2020年2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随着新型灌装病毒感染死亡人数的增加,人们自然而言会担心起来,这种病毒在人类中到底传播有多远?另一种这样的病毒会不会又凭空出现?由于持续的森林砍伐,对野生动物的猎杀以及对家畜的照料,这种新型冠状病毒肯定不会是最后一种从野生动物感染到人类机体的致命性病毒,实际上,野生蝙蝠和灵长类动物体内存在大量与SARS和HIV

2020-02-08

JAMA:我国科学家描述中国感染冠状病毒2019-nCoV的住院婴儿的相关特征

2020年2月17日讯/生物谷BIOON/---自2019年12月8日以来,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之前称为2019-nCoV,这种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称为COVID-19)疫情快速蔓延。截至2020年2月6日,中国报告了31211例确诊的COVID-19病例和637例死亡。先前的研究提示着2019-nCoV更可能感染成年男性,尤其是那些患

2020-02-17

为什么WHO表示18个月之后才可能有冠状病毒疫苗?

2020年2月21日讯 /生物谷BIOON /--世界卫生组织(who)本周表示,可能还需要18个月的时间才能研制出对抗冠状病毒的疫苗。让我们来探索一下,为什么即使采取全球性的努力,可能也要花这么长的时间。1月上半月,中国公开了这种病毒的全部RNA序列--现在被称为SARS-CoV-2,而不是COVID-19,后者指的是这种疾病本身。这导致了在世界各地开发疫

2020-02-21

南京医科大学发现冠状病毒可能损害肾脏和睾丸

2020年2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 /--2019年12月到2020年2月,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 nCoV)感染肺炎(NCIP),已对公共卫生构成严重威胁。ACE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已被证明是介导2019-nCoV进入人类细胞的主要受体之一,这种情况也发生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中。多项研究表明,部分患者除了呼吸系统损

2020-02-22

《柳叶刀》通讯:糖皮质激素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应用

 Clark Russell及其同事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下称“新冠肺炎”)糖皮质激素使用的述评中总结了严重的人类冠状病毒(SARS-CoV和MERS-CoV)感染以及其他重症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中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证据。其观点与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发布的指南一致:除非在临床试验的前提下,否则不应将糖皮质激素应用于2019-nCoV引起的肺损伤或休克中。

2020-02-21

高福、石正丽等中国科学家柳叶刀发文呼吁重新命名冠状病毒

2020年2月23日讯 /生物谷BIOON /--在中国武汉,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了一场罕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爆发,最初主要是肺炎。这种新病毒最初被WHO命名为2019-nCoV2020年2月11日,世卫组织将该病重命名为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同一天,国际病毒分类学委员会的冠状病毒研究小组(CSG)在bioRxiv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建议

2020-02-23

华人学者Nature发文呼吁不要将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污名化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严重呼吸道疾病的冠状病毒已被命名为SARS-CoV-2,该疾病为COVID-19。当这种病毒去年12月首次出现时,医学期刊通常将其描述为"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Nature》杂志则使用了"中国冠状病毒"和"武汉冠状病毒"。这种基于地理特征的临时术语是令人反感的,因为它会激发对中国人的偏见和歧视,而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的恐惧在国际上加剧了这种偏见和歧视。

202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