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福建研制“植物疫苗”替代农药有效防治植物青枯病

从正在此间召开的中国微生物学会年度学术峰会上获悉,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一个研究团队经过多年努力,利用植物病原无致病力菌研制出一种新型的“植物疫苗”,替代化学农药,成功防治相关植物生长期间出现的病原,成为发展现代农业、保障食品安全的有力手段。 据该研究团队负责人、福建省农科院院长刘波介绍,这一“植物疫苗”被命名为“鄂鲁特冷”,主要用于防控茄子、西红柿、辣椒、烟草等植物的青枯病发生。

2015-02-15

辣椒花叶病疫苗有望取代溴甲烷农药

日本中央农业综合研究中心和京都府共同开发出辣椒花叶病疫苗,这种以植物病毒为基础开发的疫苗有望替代溴甲烷农药。 11月21日据《日本农业新闻》报道,这种疫苗以辣椒花叶病病毒为基础,给病毒施加特定的温度、湿度条件等,制成疫苗。给辣椒苗接种这种疫苗,无需土壤消毒,就能有效抑制辣椒花叶病的发病。 为了便于疫苗的普及,研究人员正在研究通过水溶液喷洒的简单方式为辣椒接种疫苗。

2015-02-15

PNAS:农药引发广泛的生物多样性丧失

2013年6月21日点 /生物谷BIOON/ -- 生物多样性危机是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近日,在PNAS杂志上发表的 “Pesticides reduce regional biodiversity of stream invertebrates”的研究论文,阐述了大量农药的使用对生物多样性破坏的严重后果。 农药残留已经严重破坏了无脊椎动物的多样性。

2013-06-21

安捷伦推出针对GC/MS/MS农药分析的综合参考指南

6月20日,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推出了《GC/MS/MS农药残留分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该综合参考指南是Excellcon international,LLC.公司总裁Katerina Mastovska博士与来自加州食品与农业部、佛罗里达州农业与消费者服务部,以及安捷伦科学家的合力之作。 该《指南》详尽地列出了针对食品中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的修改和再优化的说明以及标准操作程序。

2015-02-15

长沙:国家农药创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挂牌

由科技部正式命名的国家农药创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日在湖南长沙挂牌,将促进我国农药从“仿制”走向“创制”。 记者从长沙市有关部门了解到,国家农药创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过多年筹建,近期由科技部严格考察审核后,设立于有60年历史、获得过300多项科研成果的湖南化工研究院,其未来使命是改变目前主要仿制国外农药产品的状况,通过强化科研力量,加大科研投入,加快自主创新步伐...

2012-11-19

转基因产品将产业化 生物农药迎来新契机

11月28日,国家科技部公开发布了《“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中关于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生物农药的加强等新政策势必将会影响整个农药行业下一步的发展。 1.转基因棉花、优质玉米等将产业化,农药工业面临新挑战 《规划》在生物技术的发展重点中提出要“培育一批抗病虫、抗逆、优质、高产、高效的重大转基因新品种,实现新型转基因棉花、优质玉米等新品种产业化”。

2015-02-15

生物农药:敢问路在何方?

近年来,因农药生产和使用不当造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刺激着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敏感神经。另一方面,我国是农药生产、使用和出口大国,但生物农药的生产量和使用量却处于较低水平。目前我国已登记生物农药有效成分仅占农药登记总数的12%左右;制剂产品数量占整个农药登记产品数还不到10%。从这些数据看,未来我国生物农药产业仍要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2015-02-15

永康农药厂除草剂药肥等三个产品通过专家验收

受浙江省科技厅委托,永康市科技局于2013年10月12日在杭州主持召开了由永康市农药厂承担的浙江省新产品试制计划项目《0.1%异丙甲?苄细粒剂”(除草剂药肥)》产品验收会。

2015-02-15

首个抗病毒蛋白质生物农药诞生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获悉,我国首个防治植物病毒病的蛋白质生物农药——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研制成功,即将进入规模化生产和市场推广阶段。这种“植物疫苗”将在植物病毒病的防治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015-02-15

2011年全球新登记及新上市的生物农药品种

2011年在国外新登记或上市的农药品种一共有88个(包括特别登记)。除草剂最多,杀虫剂最少,杀菌剂居中。除草剂新产品为30个,其中,拜耳作物科学最多,有8个;其次是先正达公司,共有6个除草剂新品获得登记或上市。共12家公司。混剂9个。杀菌剂共19个产品,有8家公司。拜耳有5个,其次是巴斯夫4个,先正达和杜邦各3个产品,混剂8个。

201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