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中国该拒绝还是该发展——访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林敏
关注转基因 6月26日,作为粮食与农业领域的诺贝尔奖,今年的“世界粮食奖”颁发给从事转基因研究的一位企业家和两位科学家,这也是该奖项设立27年以来第一次授予转基因技术。世界粮食奖基金会特别肯定了三位得奖人在培育高产优质、抗病虫和极端气候影响的农作物新品种中的突出贡献,称其技术使全球1.7亿农民受益。
PNAS:古代烹饪用锅揭示向农业的逐渐转变
一项对古代陶器的研究提示,人类可能经历了从打鱼、狩猎和采集到农业的逐渐而非突然的转变。 Oliver E. Craig及其同事分析了保存在来自北欧的西波罗的海地区的132个陶质容器中的烹调残留物,从而确定这些残留物究竟来自陆地、海洋还是淡水生物。 这些作者研究了来自公元前4000年的15个遗址的陶锅, 公元前4000年是该地区驯化的动物和植物的首个证据出现的时间。
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实验楼项目开工奠基
10月18日,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实验楼项目举行开工奠基仪式。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李振声,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薛勇彪、党委书记宋秋生,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党委书记韩一波,沧州市科技局领导,南皮县委书记贝军、县长张金江、副县长郑义森等出席仪式。农业资源研究中心资产部门及南皮站工作人员、南皮县各有关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方代表参加仪式。
草地农业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在兰州大学举行
2011年9月29日,草地农业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在兰州大学举行。甘肃省副省长郝远,甘肃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副厅长李文卿,教育部科技司司长王廷觉,兰州大学党委书记王寒松、校长周绪红,重点实验室任继周院士、南志标院士出席了揭牌仪式。揭牌仪式由兰州大学副校长陈发虎主持。
“京蒙农业技术转移‘信服通’示范观摩与交流座谈会”成功举办
2013年7月18日,北京市科委与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在京联合举办“京蒙农业技术转移‘信服通’示范工程典型观摩与交流对接座谈会”。北京市科委委员王建新、内蒙古科技厅副巡视员云涛、市科委办公室、北京“信服通”管理团队及典型站点代表、内蒙古“信服通”管理团队、基层典型站点代表等50人参加了本次座谈。
Nat Commun:“重测序”寻找高粱遗传变异 助力粮食作物育种改良
2013年8月28日,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对一重要粮食饲料作物——高粱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该研究比较了44个高粱品种的基因组序列,发现高粱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遗传变异,为今后高粱及其它粮食作物的育种改良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同时也为解决全球日益严峻的粮食问题奠定了重要的科研基础。
“重测序”寻找高粱遗传变异 助力粮食作物育种改良
2013年8月28日,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对一重要粮食饲料作物--高粱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该研究比较了44个高粱品种的基因组序列,发现高粱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遗传变异,为今后高粱及其它粮食作物的育种改良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同时也为解决全球日益严峻的粮食问题奠定了重要的科研基础。
2013赤峰·中国北方农业科技成果博览会隆重闭幕 规模层次连创新高
由国家科技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3赤峰·中国北方农业科技成果博览会(以下简称农博会)于8月6日——8月8日在赤峰隆重举行。在历时三天的农博会上,交易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新设备、新成果近4100多项;现场完成交易额达2.1亿元,意向成交额达5.2亿元;参加人数达12.1万人次;34项农牧业科技合作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签约金额达2.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