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rgy:美国农业部科学家开发SDAP数据库用于预测坚果交叉过敏
欧盟一项新颖创新的农业种植技术获得显著效益
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FP7)资助支持的,基地设立于法国南锡(Nancy)的一家科技创新型企业,即法国先进植物技术公司PAT(Plant Advanced Technology),作为自行研究开发出的“植物榨取技术”(Plant Milking technology)的开拓者,从植物的根部萃取所需珍贵的有机化合物质成分,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863课题“农业生物药物靶标发现和分子设计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绿色农药的关键在于绿色杀虫剂的创制。以吡虫啉为代表的新烟碱杀虫剂是一类超高效杀虫药剂,目前全球市场稳定在20亿美元以上,但是大量频繁的使用,已造成严重的抗性,其蜜蜂毒性也已被多个国家和地区报道,因此,针对其抗性和蜜蜂毒性的新烟碱杀虫剂创制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首次提出了顺硝烯新烟碱的研究策略,得到了多个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活性化合物,显著降低了交互抗性,并降低了其蜜蜂毒性,具有重要的产业化前景。
中国旱作农业技术援外培训基地在杨凌挂牌
8月7日,中国旱作农业技术援外培训基地在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挂牌,这是省政府和商务部进一步加强省部合作,合力支持杨凌示范区扩大对外交流、加快我省农业“走出去”步伐的重要举措。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向杨凌示范区、省商务厅授牌。省长赵正永出席授牌仪式。
“国门生物安全进校园”活动在山东农业大学举行
10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山东农业大学加强进出境动植物及其产品检验检疫领域战略合作协议签署暨2013年山东检验检疫局“国门生物安全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在泰安山东农业大学举行。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山东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邢善萍,以及来自总局动植司、通关司、进出口食品局、办公厅,山东质检两局,山东农业大学的负责同志及相关人员参加了活动。
山东成立国内首家农业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6月18日,国内第一个农业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山东农业大学成立。这个由政府、高校、科研单位、企业等山东省内外22家成员单位组成的联盟将通过加强对农业相关信息和数据的分析研究,为政府决策、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支持。
转基因致癌续:农业部公布三种转基因大豆安全评价资料
7月2日,农业部发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资料》发布了4种转基因作物的安全评价资料(详见资料),其中包括三种进口转基因大豆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资料”。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基因安全管理处处长李宁表示:“其安全评价第一次申请是在2010年,评审历时三年,不存在‘闪电获批’的情形”。 此前,《每日经济新闻》曾报道有人质疑农业部“闪电”批准转基因大豆进口。
Science:新月沃土中没有农业的单一起源地
在伊朗扎格罗斯山脉山麓的一组丰富的化石和人工制品揭示了该地区的早期居民在1.2万年至9800年前就开始了对谷类作物的农业性栽培。这一发现意味着从觅食到农耕的过渡在整个新月沃土或“文明摇篮”地区发生在大约相同的时候。直到最近,来自政治的压力限制了人们对东部新月沃土或现代伊朗的考古遗址的挖掘,但在其西部的发现——例如在塞浦路斯、叙利亚、土耳其和伊拉克等遗址——为人们提供了有关农业起源的详细线索。
农业部:2012年力争粮食产量稳定在10500亿斤以上
中国农业部部长韩长赋27日提出,2012年将千方百计使全国粮食产量稳定在10500亿斤以上。 来自农业部的数据显示,今年中国粮食生产呈现全面均衡增产的特点,夏粮、早稻、秋粮季季丰收,面积、总产、单产全面提高,全国31个省份有29个实现增产,其中15个创历史新高。预计今年全年粮食总产11424亿斤,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八年增产。
绿色和平:中国过去20年转基因技术研发经费30倍于生态农业
2011年12月27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于今日发布了《2011中国水稻生态农业报告摘要及经费对比》(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自1986年以来,转基因技术得到了累计约210亿元的国家财政投入,是同期生态农业获得的7亿元投入的30倍。《报告》同时对五个稻区的实地研究表明:高效的生态农业模式可在保持水稻产量的同时显著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