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新的“癌症笔”可以在10秒检测肿瘤

 美国,斯汀得克萨斯大学研究者已经开发出一种新的笔状装置,可以在短短10秒之内对癌细胞和健康细胞做区分,让医生更快速,更准确地在手术过程中识别和切除肿瘤。该仪器是一种称为MasSpecPen的诊断工具。发明人在一份声明中解释说,它使用微小的水滴来分析癌细胞的人体组织样品,准确率达96%。这项技术无疑可以大大提高外科医生真正消除手术中最后一波癌症的几率。根据NBC新闻报道,笔式装置可以实时

2018-02-23

5年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下降了10%

2018年2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据英国癌症研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乳腺癌的死亡率在5年内下降了10%,2015年,英国每10万人中就有35名女性死于乳腺癌,5年之前死于乳腺癌的女性比例为39/10万,更好地理解乳腺癌发病的遗传机制,以及手术手段和新型药物的研发,如今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发生了明显下降,近年来,诸如他莫昔芬等药物的广泛使用及新型药物(芳香化酶抑制剂)的开发彻底改变了乳腺

2018-02-07

人类正面临“精子末日” 或将在50年失去生育能力

据国外媒体报道,长时间以来,现代医学一直认为不孕不育是女性专属问题,是妇科医生的研究重点,是粉色小册子上介绍的侵入式手术的解决目标。但众多证据显示,仅有一半不到的生育问题与女性相关。男性生育能力正在快速下降,精子也许是受现代生活荼毒最惨重的受害者。去年夏天,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男性精子数量在过去四十年间月减少了60%。我们正面临一场“精子末日”吗?图为一个精子计数器。图为概念生育诊所

2018-02-06

揭示SNARE蛋白协助细胞间和细胞沟通新机制

2018年2月5日/生物谷BIOON/---通过谷歌搜索“SNARE蛋白”,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神经科学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Edward Chapman获得满屏的螺旋形分子的结构图。当这些蛋白抓住两个细胞的外膜时,它们缠绕在一起。他说,“如今,我们证实这种结构模型是错误的。需要对教科书进行调整。”SNARE蛋白产生“融合孔(fusion pore)”,从而允许化合物穿过分隔细胞或

2018-02-05

Nat Neuro丨清华姚骏组等利用dCas9/CRISPRi在小鼠脑实现多基因同时抑制

 基因特异性的失活策略是神经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对于阐释基因在神经系统中的基本生物学功能不可或缺。随着神经科学的高速发展,单一基因的敲除/敲低逐渐不足以满足研究者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复杂的多蛋白复合物和多基因神经疾病,多重基因元素失活的条件性组合搭配正日益成为主流需求。然而,逐一构建不同基因的敲除/敲入动物模型再进行杂交,一直受限于低下的制备效率、冗长的制作周期和昂贵的成本费用,成为了实

2018-02-06

首次构建出人类大脑皮层神经发生的基因调控图谱

2018年1月14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首次构建出人类神经发生(neurogenesis)的基因调控图谱,其中在神经发生中,神经干细胞转化为脑细胞并且大脑皮层在尺寸上扩大。他们鉴定出调控我们的大脑生长并且在某些情形下为在生命后期出现的几种大脑疾病奠定基础的因子。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1月11日的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

2018-01-14

eNeuro:安非他命上瘾能够破坏小鼠前额叶皮层的发育

2018年1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最近发表在《eNeuro》杂志上的一篇文章,青少年阶段摄入大量娱乐性的毒品会大脑大脑前额叶皮层中一处关键区域的发育受阻,这篇文章是以雄性小鼠为研究对象做出的。一类利用多巴胺作为神经递质的脑细胞对于大脑前额叶皮层区的发育至关重要,而后者的发育则需要在整个青少年阶段完成。在青少年时期,这些多巴胺神经元的突触会从伏核区向大脑皮层区不断地延伸。(Hoo

2018-01-09

细胞高通量筛选雄激素受体配体

【新闻事件】:这一期的《Scientific Report》发表了一个阿斯列康科学家通过细胞内TSA(CETSA)筛选雄激素受体(AR)拮抗剂的工作(doi:10.1038/s41598-017-18650-x)。这个工作用一个AR激动剂(DHT)饱和AR,从而增加AR的热稳定性。然后筛选了一个包括已知AR拮抗剂的化合物库,AR拮抗剂因为和DHT竞争结合位点令AR热稳定性下降。这个筛选可以区分、排

2018-01-11

不只探粪便样本味道,电子鼻还可检测肠道疾病

通常,克罗恩氏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等结肠相关疾病需要通过侵入性测试来诊断。然而多亏了可以通过分析患者粪便味道的全新“电子鼻”,医务人员可能很快就可以区分这些疾病。这种被称为 Moosy 32 eNose 的设备由来自西班牙瓦伦西亚理工大学和 La Fe 健康调查研究所的研究小组开发。到目前为止,在 445 个粪便样本上进行的实验室检查中,区分克罗恩病和结肠炎的准确性几乎达到了 90% - 这是基于对这

2017-12-29

软式镜操控机器人进行临床试验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联合开发的软式内镜操控机器人开展了人体临床试验,在消化内镜介入领域内属国际首例。胃肠道疾病患者对内镜诊断和治疗有着巨大需求,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创新医疗器械,对软式内镜的标准化操作,提高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下,依托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自动化所腔道手术机器人课题组刘浩团队完成了软式内镜操控机

2018-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