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揭示肠道共生菌调控胰岛beta细胞胰岛素的分泌 促进血糖平衡的分子机制

数以百亿计的微生物与宿主构成共生关系,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在帮助宿主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之外的其它生理活动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解析肠道微生物与宿主各器官间的互作关系有助于在分子水平理解肠道菌与宿主在长期的共进化过程中演化出的共生机制。参与代谢调控是肠道菌影响宿主机体健康的重要方面。一方面肠道菌通过其强大的代谢能力以降解肠道中复杂多糖与宿主实现互利互惠,另一方面,肠道菌的定植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2019-06-23

结核分枝杆菌分泌蛋白可激活免疫信号通路

 日前,同济大学医学院戈宝学教授团队研究发现,结核分枝杆菌分泌蛋白MPT53 可以直接结合宿主信号分子,并激活下游炎症通路。相关论文5月21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微生物学》。宿主对结核菌的识别是免疫反应开始的关键步骤,而结核分枝杆菌可以将大量的蛋白分泌到菌外。目前,科学家认为大多数的分泌蛋白都可以抑制宿主的天然免疫反应,促进结核菌的感染致病力,达到结核菌免疫逃逸的目的。“我们通过筛选发现,

2019-05-27

助力县域内分泌学科发展 加速基层分级诊疗

“做好常见慢性病防治,把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慢病防治提出要求,并给予政策倾斜。这对于广大慢病患者而言,无疑是一个福音。同时获益的,还有为他们提供防控服务的医疗机构。2019年4月13日,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联合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共同主办的“糖尿病预防与控制相关卫生政策研究与县域内分泌学科发展助力工程试点项目”迎来第三年度的全国启动会。北京协和医学院公

2019-04-14

除了鸦片、老鼠毛、海狸肛门分泌物,你还可能在食物中发现什么?

2019年5月14日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法国的食客们吃到的比他们预想的还要多,因为罂粟籽长棍面包被发现含有一剂鸦片,可能会让人们在餐后小睡达到一个新的极端。除了麻醉品,日常食物中还潜藏着许多你可能没有意识到的惊喜。下面是一些不太受欢迎的。祝你有个好胃口。说到食物,“天然”通常是“好”的代名词。但是有些天然产品有点恶心。例如,一种叫做海狸香的天然调味品是从海狸的肛门腺中提取的一种厚而

2019-05-14

研究揭示细菌III型分泌系统调控机制

III型分泌系统是大多数革兰氏阴性病原细菌(包括植物病原菌和动物病原菌)感染宿主的重要“武器”,是由蛋白复合体构成的跨膜分子装置。病原菌通过III型分泌系统将一系列效应蛋白注入宿主细胞内,从而逃避宿主细胞的免疫防御并建立感染。III型分泌系统基因的表达受各种环境因素和宿主因素的影响,在丰富培养基中其表达受到抑制,而在植物细胞间隙或基本培养基中能够诱导其表达。尽管目前已经鉴定了一些调节III型分泌系

2019-05-01

调整产生激素的肠内分泌细胞,有望治疗多种疾病

2019年2月16日讯/生物谷BIOON/---来自荷兰胡布勒支研究所的Hans Clevers团队和他们的合作者们揭示了肠道中产生激素的细胞的起源和功能,并且为调节肠道激素产生来治疗人类疾病开辟了新的途径。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分别发表在Nature Cell Biology期刊和Cell期刊上。你有没有想过,当你饥肠咕噜时,这种种突然的饥饿感是从哪里来的?当成千上万的营养物敏感细胞或者说肠内分泌细胞

2019-02-16

小野制药推出Demser(甲基酪氨酸),改善嗜铬细胞瘤患者儿茶酚胺过量分泌

2019年02月27日/生物谷BIOON/--日本药企小野制药(Ono Pharmaceutical)近日宣布,在日本推出Demser(metyrosine,甲基酪氨酸)250mg胶囊,该药是一种酪氨酸羟化酶抑制剂,用于嗜铬细胞瘤(PC)患者,改善儿茶酚胺过量分泌状况。嗜铬细胞瘤(PC)是一种起源于肾上腺髓质或肾上腺外神经节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日本估计有2920例患者。儿茶酚胺过量分泌可引起多种症状

2019-02-27

首次让人胰腺中的α细胞和γ细胞产生和分泌胰岛素

2019年2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生物学教科书告诉我们,成体细胞类型在分化时获得的身份保持固定不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士日内瓦大学(UNIGE)的研究人员首次通过诱导产生非胰岛素(non-insulin,除胰岛素之外的激素)的人胰腺细胞在改变它们的功能后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产生胰岛素,证实人类细胞的适应能力比以前认为的要大得多。而且,这种可塑性并不是人体胰腺细胞所独有的。相关研究

2019-02-19

研究发现影响组织炎症癌症转变及免疫治疗响应的免疫细胞和分泌因子

 2月12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ports(《细胞通讯》)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隶属的计算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韩敬东研究组的论文“Immune cell types and secreted factors contributing tissue inflammation-to-cancer transition and im

2019-02-14

探究分泌和摄取用于细胞间通讯的外泌体和其他胞外囊泡

2019年1月23日/生物谷BIOON/---尽管人们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首次描述了在哺乳动物组织或液体中,有囊泡在细胞周围存在,但是直到2011年才提出通用术语“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 EV)”来定义所有的由脂质双层包围的胞外结构,如图1所示。在1980年代,人们描述了EV可以通过质膜向外出芽或通过细胞内内吞运输途径形成,其中这种途径涉及多泡晚期内吞区室---也

2019-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