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大鼠器官培育出人类“迷你心脏”:器官移植或将变革

这项突破或许将带来药物试验的革命,使新研发的药物可以在人工心脏上进行试验;同样的技术有朝一日或许还能用于实验室培育可供移植的心脏。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科学家在实验室中成功培育出了一颗迷你人类心脏——通过一颗大鼠的心脏。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剥去了大鼠心脏上的细胞,只留下较为坚韧的“骨架”,然后在上面植入人类细胞,而这些细胞最终成功转化为了心脏细胞。研究人员称,这项突破或许将带来药物试验的革命,使新

2017-07-15

器官衰老与器官退行性变化的机制重大研究计划2017年度项目指南

  一、科学目标本重大研究计划旨在明确组织器官衰老及退行性变化的共性机制和器官特异性改变。聚焦于重要人体组织器官(如脑、心血管、肾脏以及血液系统等)衰老及其向退行性变化演变的早期过程,明确器官衰老和器官退行性变化相关的分子、细胞和功能变化特征,阐述器官衰老及向退行性变化演变的调控机制,加强对衰老相关疾病发生发展的认识,开展一系列与衰老及器官退行性变化相关的新型技术研究,并进一步

2017-07-11

组织器官区域免疫特性与疾病重大研究计划2017年度项目指南

 中枢和外周免疫器官(如骨髓、胸腺、淋巴结、脾脏等)的免疫学特性,与人体重要疾病高发组织器官(如肝脏、肠道、肺等)的免疫学特性存在较大区别。这些组织器官由于具有独特的结构、生理功能和组织微环境,含有独特的细胞亚群和功能分子,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区域免疫特性,而且组织器官的区域免疫特性与所在区域的众多疾病的发生发展紧密相关。由于对疾病高发组织器官的区域免疫特性研究较少,影响了免疫学理论与疾病防

2017-07-11

通过计算机对器官进行分析可预测患者死亡率

使用计算机分析患者器官的CT图像,研究人员能够预测他们的5年死亡率,准确率高达70%。这是发表在《科学报告》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报告的作者,澳大利亚阿得雷德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Luke Oakden Rayner博士及其同事相信,他们的研究结果能够推动精准医学领域向前发展。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将精准医学定义为“一种将每个人的基因、环境与生活方式等个体差异考虑在内的疾病预防与治疗的

2017-06-06

学者:还无法排除其他可能

近日,一篇发表于《自然 - 方法》期刊的通讯文章让不少人再次审视“基因魔剪”CRISPR 的安全性。在不到千字的正文中,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称,经 CRISPR 基因编辑的小鼠会出现数百个意想不到的非目标突变,认为可能是 CRISPR 的脱靶现象引起。但有科学家对这篇通讯文章结论的可信度打上了问号。“由于论文提供的实验证据有限,目前还不能得出 CRISPR/Cas9 具有更大安全隐

2017-06-0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和“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公示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科技部、财政部关于改革过渡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国科发资[2015]423号)等文件要求,现将“干细胞及转化研究”、“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生物医用材料研发

2017-06-03

大连化物所利用器官芯片技术构建糖尿病肾病模型

大连化物所利用器官芯片技术构建糖尿病肾病模型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秦建华领导的微流控芯片研究团队利用器官芯片技术成功构建了一种功能化肾芯片系统,并用于模拟糖尿病肾病早期病理变化,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 Lab on a Chip(2017,17(10):1749-1760) 杂志上。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其早期肾脏损害主要表现为高血糖引

2017-05-24

Circulation Research:北京大学何爱彬研究组揭示调控器官发育与再生的表观遗传差异机制

2017年5月16日,国际杂志《Circulation Research》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分子医学所何爱彬研究组题为“Divergent requirements for EZH1 in heart development versus regeneration”的研究成果。研究揭示同一表观调控因子EZH1在心脏发育和再生过程中,产生不同的组蛋白修饰,导致截然不同的分子机制,调控发育与再生两个关

2017-05-24

人体细胞竟成了 3D 打印的材料,用来制造器官

编者按: 患有肾病的人移植器官要等待三至五年,在有的国家甚至要更久。等待移植胰腺的病人要排两年的队。心脏移植要等几个月。在不久的将来,有了 3D 打印技术,以含有人体细胞的一种特殊凝胶为材料,几个礼拜就可以把器官打印出来。打印精度高,植入后无排斥反应“在这个世界上,每 30 秒就有病人因得不到组织移植而死亡。”威克森林再生医学研究所(Wake Forest Institute for Regene

2017-05-05

用“猪器官”来治疗人类出生缺陷

用猪的器官来治疗人类出生缺陷?是的,英国计划在明年开始这么做。根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这些猪器官在移植前先是被清除所有细胞,并利用患者的干细胞进行重编程,以避免移植后引发排斥反应。英国计划明年利用这种方法来治疗10名食管闭锁婴儿患者。

2017-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