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A调控采后桃果实蔗糖代谢缓解冷害机制取得阶段研究进展

  水杨酸(SA)是一种无毒无害的植物激素,在植物防御响应机制中至关重要。外源施加水杨酸能够刺激果实防御基因的表达,通过诱导防御蛋白、生物碱和挥发物的合成以及防御结构的生成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果蔬加工与品质调控创新团队开展了外源SA处理对4℃贮藏“金秋红蜜”桃果实的冷害调控机制研究。与对照组相比,使用浓度为1

2021-05-21

克罗恩病(CD)首个生物制剂头对头研究!强生Stelara(喜达诺)疗效媲美Humira(修美乐),安全略优!

Stelara(喜达诺)在中国获批2个适应症:斑块型银屑病,克罗恩病。

2021-05-25

研究揭示α-syn家族遗传突变导致帕金森病的机理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化学交叉中心刘聪课题组与何凯雯课题组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Wild-type α-synuclein inherits the structure and exacerbated neuropathology of E46K mutant fibril strain by cross-seeding,在线发表在PNA

2021-05-13

中国首个基于液体活检多组学的前瞻泛癌种早检万人研究“PRESCIENT”正式启动

 近日,由国家癌症中心赫捷院士、王洁教授牵头的首个基于液体活检多组学的前瞻性泛癌种早检万人研究“PRESCIENT”(Pan-canceR Early-Stage deteCtion by lIquid Biopsy tEchNique projecT)正式启动。“PRESCIENT”研究依托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21-05-19

研究揭示海洋无脊椎动物RNA病毒的遗传多样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员崔杰课题组题为Virome in Marine Ecosystems Reveal Remarkable Invertebrate RNA virus Diversity的研究成果。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2021-05-13

乙肝相关肝癌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吴斌教授研究团队在国际著名杂志Autophagy在线发表了题为“HBx induc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genesis through ARRB1-mediated autophagy to drive the G1/S cycl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阐明了乙肝相关性肝癌癌变过程中的新机制,为乙肝相关性肝癌的防

2021-05-09

默沙东V114儿科临床项目2项3期研究获得成功:达到主要免疫原性和安全终点!

V114由来自15种血清型的肺炎球菌多糖与CRM197载体蛋白结合而成,包括22F和33F血清型。

2021-05-21

研究发现传粉网络稳健的地理分布格局及驱动因子

全球的植物-传粉者群落都在遭受着物种灭绝的威胁,而且因为植物和传粉者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初始灭绝会造成更大范围的共同灭绝。但是共同灭绝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在地理梯度上如何变化,受到何种因素影响,仍然有待研究。针对该问题,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储诚进教授团队提出“环境因素是通过植物-传粉者网络的模块性结构来影响该网络遭受共同灭绝时的稳健性”的假说。其中,模块性是

2021-05-11

Science子刊:新研究表明阿伐索帕锰提高放疗的杀癌效果,同时保护正常组织免受放疗的破坏影响

2021年5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爱荷华大学、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和Galera治疗公司(Galera Therapeutics, Inc.)的研究人员报道一种似乎能保护正常组织免受放疗破坏性影响的小分子药物可能同时能够提高放疗的杀癌效果。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 5月12日的Science Translati

2021-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