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作弊者并不总是赢家---合作的物种表现得更好

2020年10月21日讯/生物谷BIOON/---健康的人际关系的标志是你付出多少,得到多少。自然界有它自己的健康关系。互利共生(mutualism)是指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每个物种都有利。一个例子是植物和传粉者之间的互动:苹果树被授粉,蜜蜂得到花蜜作为食物奖励。但是,是什么让互利共生在自然界中持续存在呢?如果像花蜜这样的奖励是免费提供的,那么这是否会让互

2020-10-21

PLoS Pathog:研究揭示灵长类慢病毒的跨物种传播

人类持续受到病毒疾病的威胁,例如由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和冠状病毒。此类新出现/重新出现的病毒暴发可能是由野生动物向人类传播的跨物种病毒引起的。

2020-10-08

Nature:半个多世纪以来,科学家们首次发现风疹病毒的两种新的亲缘物种

2020年10月13日讯/生物谷BIOON/---夜晚,在乌干达的一片森林里,一个由美国和非洲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从吃昆虫的大眼蹄蝠(Hipposideros cyclops)身上采集口腔拭子。在波罗的海附近的一间尸检室里,另一个研究团队试图确定是什么杀死了德国动物园里的一头驴子、一只贝内特树袋鼠和一只水豚---它们都出现严重的脑肿胀。这两个研究团队之前都没

2020-10-13

金丝楠木的“环状物种分化”研究获进展

理解气候变化和地理因子如何驱动群体分化及物种形成是进化生物学的研究目标,也能为濒危物种的保护提供物种进化信息。桢楠(Phoebe. zhennan S. K.Lee & F.N.Wei)是金丝楠木的主要来源树种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与园林价值。上千年的砍伐致使其生境不断被破坏,桢楠的树种资源已接近枯竭。当前,桢楠零星分布于四川盆地四周,且居群大小

2020-09-18

PNAS:免疫系统如何识别潜在入侵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Wonmuk Hwang博士等人揭示了人体免疫系统的各个成分如何发现侵入或受损的细胞的内在机制,这可能有助于新型病毒和癌症治疗方法的开发。

2020-09-17

Nature:揭示Dantu血型的人红细胞表面张力增加可预防疟原虫入侵

2020年9月22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研究所和剑桥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首次揭示了Dantu血型如何帮助预防疟疾的秘密。他们发现具有罕见Dantu 血型的人的红细胞具有较高的表面张力,可以防止世界上最致命的疟原虫---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入侵它们。相关研究结果于

2020-09-23

Science:不同的生化反应速度导致物种特异性的分节时钟周期

2020年9月21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京都大学、西班牙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庞培法布拉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 “分节时钟(segmentation clock)”---一个控制胚胎体型形成的基因网络---在人类中的进展速度比在小鼠中更慢,原因在于人类细胞中的生化反应更慢。生化反应速度的差异可能是物种间发育节奏差异

2020-09-21

研究揭示肠道病毒B家族成员入侵机制及中和机理

 肠道病毒是人群中流行广泛的病毒之一,不同家族不同血清型在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时间维度上层出不穷。一方面,当一种血清型在某一地区大规模流行,疫苗的介入使易感人群对其产生群体免疫效力,导致该血清型被压制,但同时另外一种或几种血清型会出现,经过一段时间进化,逐渐成为感染某一特定人群的主要病原。例如,EV71疫苗出现后,我国EV71的感染人数减少,却伴随C

2020-09-09

全球红豆杉属植物物种分化与时空演化历史研究取得新进展

 红豆杉属(Taxus L.)隶属于红豆杉科,因其树皮和枝叶中含有可治疗癌症的紫杉醇及其衍生物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在过去30年间,由于过度开发利用,欧亚大陆该属植物的野生资源急剧下降,部分地区的种群甚至已经绝灭。我国将该属的全部物种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部分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以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2020-09-09

研究揭示产毒动物种内竞争的靶标切换机制

 动物的生存适应面临着来自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挑战,需要与物种和环境进行密切互作。在物种互作中,动物尤其需要通过种内和种间的竞争来获取生存资源。产毒动物主要依赖其毒液进行物种互作,它们拥有通过亿万年进化而来的毒液系统,主要依赖毒液成分的生物学功能来进行种内和种间竞争。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毒液介导的种间竞争机制,例如科研工作者发现河豚毒素TTX、蝎

2020-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