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国科学家重要突破:克隆“中中”“华华”来了

小编推荐会议:2018(第九届)细胞治疗国际研讨会►中科院神经所率先克隆出两只猴:“中中”(左)和“华华”(右),图片来自神经所“这项成果将不仅为动物研究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还会促进人类疾病治疗新方案的开发。”——《细胞》杂志主编Emilie Marcus撰文 | 叶水送、吕浩然责编 | 陈晓雪1997年,科学领域发生了一件大事,它既引起了科学家群体的广泛关注,同时又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

2018-01-25

STEM CELL REPORTS:猪体细胞克隆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赖良学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以XIST Derepression in Active X Chromosome Hinders Pig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为题,在线发表在STEM CELL REPORTS(《干细胞报告》)上。该研究首次探讨了X染色体上长链非编码RNA XIST和组蛋白H3K9me对猪体细胞克隆胚胎发育

2018-02-08

意义不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在稳定30年后都还可能进展成为癌症!

2018年1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 /——意义不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病人即使在病情稳定30年后也有发展成为多发性骨髓瘤及其他癌症的风险。这个发现来自近日一项发表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研究。意义不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是一种血液中出现异常的单克隆蛋白的疾病。意义不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通常不会带来问题,但是也可能随着时间发展成为多发性骨髓瘤——

2018-01-22

《细胞研究》:中科院神经所在世界上首次获得基因敲入的食蟹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辉研究组与苏州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孙强团队合作,利用了一种以同源臂介导的末端接合(HMEJ)为基础的基因敲入策略,在世界上首次获得了基因敲入的食蟹猴。1月12日,这一重要研究成果以题为《运用CRISPR/Cas9编辑技术获得基因敲入食蟹猴》在线发表于《细胞研究》期刊。由于基因修饰猴模型可以用于模拟人类疾病症状,因此它可以作为

2018-01-14

安进单克隆抗体Xgeva扩大适应症获批

安进公司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XGEVA(denosumab)的补充生物制剂许可证申请(sBLA),扩大当前Xgeva预防实体瘤患者骨骼相关事件(SREs)的适应症,纳入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这2份申请文件中纳入的新数据来自于关键性头对头III期临床研究Study 482的积极数据,该研究是迄今为止在MM患者群体中开展的最大规模的国际性临床研究。据估计,超过95%的

2018-01-08

揭示乌白眉遭受SIV感染却不产生AIDS之谜

2018年1月9日/生物谷BIOON/---和平共处,而不是战争:这就是在西非发现的一种被称作乌白眉猴(sooty mangabey)的猴类物种处理猿猴免疫缺损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SIV,与HIV存在着密切的同缘关系)感染并避免产生类似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俗称艾滋病)的疾病的方式。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1月4日的Nature期刊上,

2018-01-09

近期单克隆抗体在治疗多种疾病上的研究进展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研究成果,共同解读近期科学家们在单克隆抗体治疗多种疾病上的研究进展,分享给大家!【1】美国研发治疗A型血友病新单克隆抗体一项发表于当日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指出,一种被称为“Emicizumab”新型单克隆抗体研发成功。这种专用于治疗A型血友病的新技术可明显降低患者因抗凝血因子抗体导致的出血量,且每周只需进行一次皮下注射。据报道,目前A型血友病患者需进行一周三次静脉

2017-12-11

患者招募||注射用重组抗HER-2a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临床试验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全球乳腺癌发病率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每年有近20万女性被诊断出乳腺癌,当前乳腺癌已成为我国女性肿瘤第一位,并且我国乳腺癌患者死亡率相比国外患者相对较高,治愈率较低。因此迫切需要研发新的药物和治疗手段以提高我国乳腺癌患者的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正在进行一项注射用重组抗HER-

2017-12-07

世界首只克隆犬的克隆后代公之于众

  曾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犬“史努比(Snuppy)”的韩国科学家最近在《科学报告》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在2010年与美国科学家合作,利用5岁大“史努比”的干细胞,成功孕育出4只第二代克隆犬,除其中一只出生后几天夭折外,另3只在9个月大时仍相当健康。这些现已7岁大的克隆犬,将为科学家们比较克隆动物与提供体细胞的父辈间的健康与寿命,提供独特的研究机会。狗与其它哺乳动物不同,其

2017-11-25

中国科学家创建HIV-1感染北平顶艾滋病动物模型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郑永唐课题组用HIV-1病毒标准株HIV-1NL4.3感染北平顶猴,首次创建了HIV-1感染北平顶猴艾滋病模型,该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Bulletin上。长期以来,缺乏直接感染HIV的合适动物模型是制约艾滋病研究取得突破的瓶颈。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艾滋病动物模型为SIV或SHIV感染灵长类动物替代模型,而SIV及SHIV病毒与HIV-1基因同源性差

2017-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