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细胞菠菜可以作为培育实验室人造肉的平台
近日,发表在《食品生物科学》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美国波士顿学院和伍斯特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用菠菜成功培育出肉类细胞,这一进展或将加速人造肉的发展。脱细胞菠菜是一种经济高效且环保的蔬菜,在移除纹理状骨架以外的所有组织后,菠菜叶的循环网络成功地充当了研究人员培育牛动物蛋白的可食用基质,这一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提高细胞农产品的产量,以满足不断增长
研究人员成功克隆大豆雄性不育基因MS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豆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联合国内优势单位,成功克隆了大豆遗传育种界寻觅50年的雄性不育基因MS1。 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据作科所孙石研究员介绍,大豆是典型的自花授粉作物,花器官小,人工杂交困难、效率低,不同
有了智慧实验室场景方案,细胞培养小白“秒变”高手!
如今,细胞培养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及应用广泛采用的方法。为了给用户带来更安全、更方便的细胞培养体验,近日,海尔生物医疗联合上海原能细胞医学技术有限公司发起了一场智慧安全细胞培养全流程体验,通过向全国用户分享覆盖从消杀到培养的一站式场景方案,让细胞培养小白“秒变”高手,提高实验室细胞培养质量,加速生命科学探索进程。云育CO2培养箱有“绝活儿”细胞培养安全还省心
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揭示陆地棉地理分化和纤维品质改良的基因组学基础
陆地棉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是环境适应性最高的栽培棉种。棉花育种专家很早就发现陆地棉存在不同的生态型,然而对这些不同的生态型形成的机制却完全不了解。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天然纤维来源,陆地棉的纤维品质直接决定了其经济价值。解析陆地棉纤维品质形成的遗传基础可以为优质棉花生长改良提供理论信息。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杜雄明研究团队分析了超过30
研究成功克隆鸭肌纤维直径主效基因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水禽育种与营养科技创新团队成功克隆了鸭胸肌肌纤维直径的主效基因TASP1,并阐明了该基因调控肌纤维发育的遗传机制。该研究不仅丰富了对鸭肌肉发育遗传调控的认识,还为肉鸭胸肌肌纤维直径选育提供了精准分子标记。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遗传(Heredity)》上。骨骼肌是肉禽机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占体重
实验性药物CA激活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有潜力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2021年4月24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实验性药物,它可以在小鼠体内逆转阿尔茨海默病的关键症状。该药物通过重新激活一种消化和循环利用不需要的蛋白以去除它们的细胞清理机制而起作用。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4月22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Chaperone-mediat
Science:首个临床实验表明抗衰老化合物NMN可改善人体骨骼肌中的葡萄糖代谢
2021年4月24日讯/生物谷BIOON/---一种称为烟酰胺单核苷酸(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 NMN)的天然化合物在啮齿类动物中的显著有益效果已导致日本、中国和美国的几家公司将这种化合物作为膳食补充剂或保健品销售。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并未授权在膳食补充剂产品上市前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尽管缺乏证据表明NMN对
从实验室到临床:2021版《结直肠癌分子检测高通量测序中国专家共识》发布,助力结直肠癌精准治疗
近日,《临床肿瘤学杂志》发布了2021版《结直肠癌分子检测高通量测序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 该《共识》由中国抗癌协会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发起,在临床、病理等多个领域20余名专家指导下,以及行业内10余家头部诊断企业的参与支持下,结合结直肠癌实际诊疗需求,分别从结直肠癌NGS检测的临床角度和实验室流程质控角度出发提供指导意见,历经一年反
CD47单克隆抗体初露锋芒!天境生物多项研发管线产品齐头并进
2020年,一家本土生物制药企业与全球前十大药企艾伯维达成了价值近30亿美元的战略合作,这项“惊动”医药圈的合作,刷新了中国生物制药企业向海外授权交易金额纪录。正是这项合作的达成也让立足中国的天境生物进入到了大众的视野。 天境生物(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MAB),致力于创新生物药的靶点生物学研究、抗体工艺及中美临床开发和产品商业化,它为全球范围内需求
病毒“极不可能”通过实验室传人!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中国—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报告。报告认为,新冠病毒通过实验室引入人类“极不可能”,“比较可能”或“非常可能”经中间宿主引入人类,“可能”或“比较可能”由动物直接引入人类,也“可能”通过冷链食品引入人类。今年1月14日至2月10日,中国专家和来自世卫组织及10个国家的国际专家共同组成联合专家组,在武汉开展了为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