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利用拉曼光谱可准确预测胚胎成囊率

 来自中信湘雅医院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使用拉曼光谱和深度学习分类模型,能够检测 D3 胚胎培养基,并预测 D3 卵裂期胚胎到囊胚期的发育潜力。总体准确率达到 73.53%,整体精度接近到 74%,敏感性为 77.78%,特异性为 72%;预测交付的总体准确性为 80.5%,敏感性为 85.7%,特异性为80%。相关研究成果以“Non-invas

2021-11-26

ICG-16 | 华大智造测序全平台性能新升级,数据产出更高、更稳定,质量更优!

第十六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16)于10月25-31日在山东青岛隆重举办。

2021-11-02

智能化精子质量分析入围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领域赛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是十四五的重点发展方向。此外,伴随AI赋能传统产业的时代到来,智能化也逐渐成为产业转型的必然趋势。由科技部主办的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旨在突出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强颠覆性技术供给,培育颠覆性创新文化,探索颠覆性技术“发

2021-10-29

研究人员利用台式扫描实现高通量单细胞外囊泡分泌分析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单细胞分析研究组研究员陆瑶团队在高通量单细胞外囊泡分泌分析技术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利用台式扫描仪实现了高通量单细胞外囊泡分泌分析。近年来,单细胞分析技术迅速发展并推动了生物医学的研究,然而目前大部分单细胞分析技术依赖体积庞大、价格昂贵的仪器进行单细胞计数以及生物分子信号检测,难以广泛应用。因此,亟需简便、易于操

2021-10-19

冠层光谱对植物功能性状调控研究获进展

植物功能性状通常反映环境变化下植物资源获取和投资之间的权衡策略。植物叶片作为将无机碳转化为有机碳的主要器官,其比叶面积(即单位面积的叶片质量,LMA) 表征着叶片形态、生理和生化功能以及生态系统特征和过程,是“叶片经济谱(Leaf Economics Spectrum)”理论的核心性状。因此,准确理解LMA变化的非生物驱动因素以及LMA的结构和组成基础,是预

2021-08-01

 华大智造DNBSEQ-E5基因测序最快4.5小时完成病原微生物测序

7月15-16日,第二届感染性疾病诊断技术创新论坛(IDD)刚在武汉顺利闭幕,华大智造携病原微生物高通量测序平台亮相。在论坛上,华大智造官方首次发布了DNBSEQ-E5基因测序仪在科研和实战场景下的一系列使用数据。据悉,DNBSEQ-E5基因测序仪体积小、重量轻、测序速度快、操作简单,大大降低了基因测序仪的使用门槛。即日起,该设备在中国大陆开放订购。“我们希

2021-07-19

热点自动捕获目标物分子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方法开发成功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良保等开发出一种热点自动捕获目标物分子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方法,具有高度普适性,可实现几乎所有类型分子的高灵敏检测,并提出基于纳米毛细泵的较小间隙主动捕获目标分子的原理模型。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是一种分子光谱,具有快速、高灵敏和指纹识别的特性。杨良保团队长期从事SERS方面研究,并取得系列研

2021-05-24

丹纳赫在中国本土研发并生产的首台流式细胞分选CytoFLEX SRT正式交付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起来的利用流式细胞仪快速定量分析细胞群和精确分选细胞的新技术,已经成为临床医生、免疫学家和细胞生物学家必不可少的工具。 流式细胞分选仪在完成细胞分析的同时,可根据参数范围对细胞进行高纯度和高速度的分选和回收,甚至于做到单个细胞的准确分离和收集,从而可以进行更进一步的生命科学以及

2021-03-15

因美纳NextSeq™ 550Dx基因测序正式上市并完成首台装机

2021年1月16日,因美纳宣布基于下一代测序技术(NGS)的NextSeq™ 550Dx基因测序仪正式在国内上市。2020年10月,NextSeq™ 550Dx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批准用于临床人源样本的人类DNA检测诊断,成为因美纳在中国第二款获临床应用批准的测序产品。不久前,首台NextSeq™ 5

2021-01-17

Nat Methods: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新方法 或能使便携式PCR测序达到近乎完美的准确性

2021年1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Method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简单的方法,能够消除广泛使用的便携式DNA测序仪所产生的几乎所有测序错误,从而就能帮助在实验室外工作的科学家们更加有效地研究并追踪SARS-CoV-2等病原微生物。使用特殊的分子标记,研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