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医学光学专家王贻坤研究员,与美国硅谷人工智能公司NyquistData深度对话
2021年 7月 20日,美国硅谷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数据公司 Nyquist Data奈数科技的创始人 MichelleWu, 武丹女士,特邀国内知名学者,中国科学院安徽光机所光电子中心副主任王贻坤博士,进行深入的访谈与对话。王贻坤博士,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 STS重点项目等项
Hepatology:筛选确定SNX8作为NAFLD的新治疗靶点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临床没有fda批准的药物干预。脂肪酸合酶(FASN)是NAFLD治疗中最具吸引力的靶点之一,因为它在控制肝脏从头脂肪生成(DNL)方面具有强大的限速能力。然而,FASN在NAFLD中的调控机制和针对FASN的潜在治疗策略仍在很大程度上未知。这些数据表明SNX8是促进FASN蛋白酶体降解的NAFLD的关键抑制
Communications Biology:研究人员开发出基于液滴微流控的链霉菌高通量筛选技术平台
链霉菌是重要的工业微生物,可以生产蛋白、小分子药物等高附加值产品。工业生产中,常用随机诱变手段产生大量的链霉菌突变库,但缺乏与之相适配的高通量筛选手段用以获得目标突变株。已报道的基于流式细胞分选的方法只能对链霉菌的原生质体或孢子进行筛选,由于抗生素等次级代谢产物多产生于菌丝发酵的平台期,因而原生质体或孢子均无法代表链霉菌的真实发酵状态
Science子刊:我国科学家开发出个性化的混合膜纳米疫苗,有望治疗一系列实体瘤
2021年7月12日讯/生物谷BIOON/---得益于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设计出基于细菌细胞质膜和切除的肿瘤组织的细胞膜的个性化肿瘤疫苗。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7月7日的Science Translatio
CRISPR-Cas9高通量功能基因筛选技术有助对肝癌的理解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肿瘤研究所覃文新团队在《自然综述·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发表长篇述评,全面总结了CRISPR-Cas9功能基因筛选技术在肝癌中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当前利用该技术在探索肝癌发生发展和耐药机制以及开发治疗新靶点新策略等方面的进展,
Cell子刊:研究报道基于荧光探针Aequorin的正向遗传筛选系统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赵杨研究组和河南大学教授朱晓红合作在Cell子刊STAR Protocols发表了题为Screening for Arabidopsis mutants with altered Ca2+ signal response using aequorin-based Ca2+ reporter system的研究论文,详细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发表了“通过综合筛选策略获得催化性能增强的亮氨酸脱氢酶并用于L-叔亮氨酸的合成”的研究成果
近期,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穆晓清团队在亮氨酸脱氢酶的定向进化中取得进展,研究成果“Enhanced catalytic efficiency and coenzyme affinity of leucine dehydrogenase by comprehensive screening strategy for L-tert-leucine synthes
Cell Host & Microbe: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有望治愈HIV感染的新型混合制剂
2021年5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底全球大约有3800万人感染了HIV。小型的CD4模拟化合物(CD4mc)能够促进抗体识别未配合病毒包膜(Env)上的表位来使得HIV-1感染的细胞对抗体依赖性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antibody-dependent cellular cytotoxicity)变
混合接种不同款新冠疫苗或致短暂轻、中度不良反应
英国牛津大学13日发布一项研究的初步结果显示,为受试者混合接种英国目前在用的两款主要新冠疫苗,与正常两剂都用同款疫苗相比,出现轻度至中度不良反应的现象更频繁。不过,这些不良反应的持续时间都很短。据牛津大学介绍,这一研究项目混合使用了牛津大学与阿斯利康制药公司联合研发的新冠疫苗,以及美国辉瑞公司与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合作研发的新冠疫苗。初步结果显示,在两剂接种间
Nat Commun:高通量筛选揭示肠炎患者体内大肠杆菌感染的内在机制
粘附侵袭性大肠杆菌(AIEC)是克罗恩氏病患者(一种常见的肠道炎症)体内常见的致病菌。尽管这类病原菌与共生性的大肠杆菌具有很多表型方面的差异,通过基因组学的手段往往难以区分这两种不同的亚群,因而导致难以鉴定出关键的致病因子。在最近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的一篇研究中,来自加拿大McMaster大学的Brian K. C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