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低温电子显微镜技术实现对耐药细菌核糖体的结构改变进行成像
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慕尼黑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低温电子显微镜成像技术成功揭示了对红霉素耐药的细菌的核糖体结构变化的特性,这对于开发新型抵御耐药性细菌的抗生素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希望。
App Envir Micro:蒋永光等蓝藻毒素合成基因研究获新进展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在线刊登了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Molecular Basis and Phylogenetic Implications of Deoxycylindrospermopsin Biosynthesis in the Cyanobacterium Raphidiopsis curva
Nat Methods:庄小威等改进显微技术
在近期公布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增选院士名单中,一位著名的华裔女科学家入选,这位青年科学家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9岁考取全额奖学金赴美攻读博士学位,2003年荣获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评选出的“天才奖”,独得奖金50万美元。之后在她34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哈佛大学正教授。
浙江省毛光烈副省长调研杭州高新区“智慧健康”产业
6月4日,浙江省毛光烈副省长调研高新区“智慧健康”产业发展情况,杭州市科委副主任丁永刚,高新区党委书记张耕,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陈瑾等陪同调研。 毛光烈副省长一行参观了和仁科技、医惠科技和华为杭州研发中心,并召开座谈会为该区“智慧健康”产业指明发展方向。
Analyt Chim Acta:开发出一种检测早期感染的光-纳米探针技术
2013年6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Analytica Chimica Acta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杜克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技术,使用光和纳米探针来检测病人机体的感染情况(病人未表现出症状之前)。这种新型技术使用人的组织样品,可进行快速高效的检测。
The Plant Cell:林荣呈等光调控叶绿素生物合成研究获进展
fhy3和far1突变体从黑暗转到光下后的表型(A)及活性氧的累积(B) 植物在种子萌发后,需要迅速开始光合作用,实现从异养生长到自养生长的转变。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最主要色素,它的有效合成是完成该步骤的关键之一。然而,人们对叶绿素生物合成的精确调控机制仍知之甚少。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林荣呈研究组从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发现了一对直接正向调控叶绿素合成的转录因子FHY3和FAR1。
富士胶片让内窥镜如显微镜“看”粘膜细胞结构
-- 富士胶片在华引入共聚焦微探头影像仪 上海2012年12月14日电 /美通社/ -- 近日,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士胶片(中国))宣布,公司已通过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成功将战略伙伴 Mauna Kea Technologies 公司的“Cellvizio 共聚焦微探头影像仪”引入中国,与富士胶片自有品牌内窥镜配合使用...
绿叶制药全资收购四川宝光药业
绿叶制药集团2004年5月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先后展开一系列的投资兼并,2007年4月收购北大维信43%的股权。2009年,北大维信主导产品血脂康胶囊入选国家基本销售目录,绿叶制药集团再次收购北大维信,至此,绿叶制药集团持有北大维信69.55%的股权,成功实现控股北大维信。